第2章 第二章(1 / 2)
大成国有武将夺取天下,建立国家之后,分封各藩王,藩王之中有王室宗亲,也有建立奇功的开国将领。到锦帝一朝,已历经百年。百年沧海,世事沉浮,割据一方的藩王势利越来越强大,他们拥兵自重,桀骜不驯,其中以驻守四川的仁王最为强大,他手下有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他的野心日益膨胀,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位镇守地方的藩王,他日渐丰满的羽翼让他有了冲入云霄,高居庙堂的雄心。
去年秋狩仁王假借勤王的名义带兵擅闯京师其实早有了前兆。
时间再倒推过去一年,那是天佑三十九年年底,每年一过腊月二十八就要祭祖,在太庙朝奉先祖的时候,站在太子身后的仁王居然伸手拍他的后背,嬉笑着说:“不意儿乃有今日?”
一位藩王在太庙如此庄严的地方居然带着玩笑的口吻戏谑太子,这是对王权的亵渎,对大成国最高统治者的挑衅。
锦帝早就想削藩,可削藩不是这么容易,若各地藩王联合起来攻击朝廷,恐天下大乱。
但不削藩也不行,藩王除了拥有兵权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福利待遇。比如朝廷每年要向他们分发米、粟各万石,藩地不纳捐征税,如此造成了另外一个弊端,一些地主乡绅把自己的土地归在藩王名下,达到逃税避捐的目的。无论藩王还是地主乡绅他们损害的是朝廷的利益,国库日渐空虚,而藩王们却越来越富裕。据说仁王家里富丽堂皇,用金花装饰,绫罗绸缎数不胜数,吃的是山珍海味,一个藩王居然有四十几个厨子,这都快赶上皇家规制了,宫里的御厨都还不满百呢。
“朕案边的几份秘折是地方要员上达,驻守甘肃的葵王杀了知府,知府是朝廷命官,即使有过失也要先呈报大理寺预审之后再报刑部裁夺,若实在罪大恶极,才会处以极刑。葵王既不上报大理寺预审,也没有刑部的裁夺,就那样把人给杀了,这样无视王朝纲法的荼毒之辈实在是朕的心头大患啊。”锦帝闭了闭眼睛,神情极为痛苦。
包方知道锦帝不是因为无辜被杀的知府而痛苦,而是对社稷的担忧而痛心。
“葵王所杀的知府叫贾卿盛,天佑二十八年考取进士,当年的主考官正是微臣,贾卿盛因不满葵王的辖制,屡次抵牾于他才被杀。微臣听说葵王在封地胡作非为,他有一位独子,是在四十岁上才得的,如今虽然只有十八岁,但却飞扬跋扈,无恶不作,专偷人家新娘子,玷污之后再裹以白绫扔在夫家门口。有不堪受辱或悬梁或投河自尽的,也有活生生被逼疯的。微臣有几位同僚老家在甘肃,他们如今早已退野乡里,但常和微臣有书信往来,所以微臣对甘肃的情况略知一二。发生在天佑四十年夏的皋兰县二十三口灭门惨案背后的元凶就是葵王之子,他因为看上了张家的女儿,张家把女儿藏了起来,他要不到人又被张家的人用棍棒驱赶,恼羞成怒之下杀了张家全家上下二十三口人,连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
包方的情绪有点激动,甘肃已然成了一个阿鼻地狱,那边的局势已经危急到有朝廷命官居然找种种借口不想去当官的地步。
锦帝在地下来回踱步,包方见他眼圈下面的青黑色特别明显,就知道龙体违和锦帝的根本没有休息好。
“包卿,朕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文珏把虎符交到朕手上,你说这是一个什么兆头?”锦帝直视包方,包方上前一步,恭敬的说:
“恕臣愚昧,不懂解梦,若皇上想知道梦的寓意,可以找钦天监的大臣释梦。”说完,包方低着头走到案前,拿起早已凉透的茶喝了一口。
锦帝的眼睛一直盯在包方身上,包方毕竟是位久经官场的老臣,刚才锦帝看似轻松的一番话,其实想试探他。
文珏是锦帝的第三位皇子,
他手上的虎符和锦帝御案前的虎符扣合就能调动八十万禁军。禁军是大成国最精良的一支军队,手握禁军等于握住了朝廷的命脉,诸藩王若想抵抗,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照理文珏是锦帝的亲生子,理应听命于他,然而这位特立独行的皇子很有主见,他不赞成削藩,因此也不交出虎符。
锦帝都快被这个儿子气疯了,早在仁王假借勤王之名带兵直入京师的时候,锦帝就想让文珏交出虎符。他要削藩就必须手握重兵,而禁军不但在人数上和诸藩王持有的军队相当,而且在战力和武器方面都要高诸藩军队一筹,锦帝满怀着信心撑起削藩的大船,没想到在儿子面前搁浅了。
包方不想参与父子之间的纠葛,锦帝在他面前提文珏是想让他出主意。不过以包方这位饱经世故的老臣看来,以三皇子固执的性格是不会听命于任何人的,如此他也就不会交出虎符让锦帝有机会调动禁军。
锦帝见包方只顾着喝茶,把他晾在一边根本不搭理,就有点心急。
“包卿,你说朕的梦能不能变成现实?”
包方笑了笑,说:
“梦由心生而已,以微臣之见皇上还应放宽心,三皇子毕竟是皇上的儿子,他不会不体谅皇上的苦心,相信假以时日,三皇子会赞成皇上削藩的。”
“哼。”锦帝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冷哼着,包方不敢看锦帝怒容满面的脸,在君王身边打滚了大半辈子,包方深知伴君之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