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章 第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主仆二人一路往西,最后上了一条沙石小路,路旁皆是残垣断壁,枯黄的槁草竟有半人高,风一吹,全都偏向一边,窸窣之声可闻,倍显寥落。

“谢姐姐,谢姐姐。”没想到这个地方也有人,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追了上来。

“留儿,怎么是你?”茵妍喜出望外,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项婆婆的孙子留儿。

留儿趁祖母不在家,跑出去玩,闲逛到这里。见了茵妍留儿显得特别亲昵,茵妍治好过他祖母的病,又时常接济他们,每次茵妍去给项婆婆治病都会带上留儿爱吃的糕点。

“小留儿,是不是又不乖,趁祖母不在家跑出来玩了。”紫菊摸着留儿的头笑道。

留儿朝紫菊做了一个鬼脸,对茵妍说:

“谢姐姐带上次做的酥酪玫瑰饼了吗?我在梦里都想吃谢姐姐做的酥酪玫瑰饼呢。”

留儿尚且年幼,童言无忌,茵妍和紫菊都被他逗笑了:

“谢姐姐这次出来的匆忙,什么都没给你带,下次再给留儿做好吃的,你爱吃酥酪玫瑰饼是吗,好,谢姐姐记住了,下次来看留儿的时候给你带一大提盒。”

吃不到美食,留儿有点失望,但茵妍说下次来看他的时候给他带一大盒,留儿转忧为喜,张开双手比着盒子的大小,道:

“留儿要这么大一盒。”

茵妍笑道:

“行,你祖母呢?在家吗?”

“祖母去后山捡柴禾了。”后山离此不远,项婆婆年老体衰,留儿又极小,二人皆无能力上山砍柴,只能在半山腰和山脚下捡一点树枝树杈权作烧火用的柴禾。

等到了留儿的家,项婆婆还没回来。留儿被邻舍的几个孩子叫去骑竹马了,茵妍和紫菊在家里等项婆婆回来。

茵妍把要跟文珏说的话写在一张宣纸上。

“文珏,闻之你被禁丰台,绝食以抗,我心如刀绞,日夜以泪洗面,你若自绝而亡,我也不会苟活于世。蝼蚁尚且偷生,你又因何自轻自贱,不惜己命,断葱嵘于华年。茵妍盼尔脱离苦海,重获新生,若尔不幸罹难,茵妍定将与尔共赴黄泉。”

虽寥寥数语,却是茵妍用最真挚的感情写就。紫菊见姑娘忽然哭了起来,又怕又急,边替哽咽不止的姑娘揉拍着背,边说:

“姑娘别哭,咱们正想法救三爷呢,三爷吉人自有天相,奴婢相信他一定会安然度过难关。”

“文珏命悬一线,生死难料,我心上像压了一块石头似的堵得难受,实在忍不住就哭了起来,你别替我担心,我哭过就好了。”

紫菊见姑娘满脸泪痕,打来一盆热水,替姑娘洗了脸,就在这时,听见外面留儿的声音。

“祖母,你回来了,谢姐姐在屋里候你多时。”

留儿话音刚落,便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

“谢姑娘来了。”

“项婆婆,是我们。”紫菊走了出去,替项婆婆除下背在身上的柴禾。

项婆婆拿手巾在土布夹袄上拍了拍以除尘土。

“谢姑娘怎么来了?”

茵妍让项婆婆坐,又在茶盅里倒了一杯热茶递给她。

“你才刚回来,喝杯茶歇一会。”

项婆婆双手捧茶,谢过茵妍之后,道:

“谢姑娘几时来的?”

茵妍笑道:

“才刚到。”

项婆婆见茶壶里的茶是滚烫的,桌上没来得及洗的碗筷也都洗了,就知道茵妍她们已经来了一会。

茵妍等项婆婆休息够了,就把要吩咐她做的事说了,

茵妍日常总是接济项婆婆和她的孙子,项婆婆也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她把茵妍要她传递的纸条塞在夹袄里层,小心保存。

“小贵子在那里当差,他是茶水上的,明儿一早我就把纸条递进去,张才在那边服侍,等他来取热水的时候再把纸条给他。”

“多谢你。”茵妍握着项婆婆的手,对她感激不尽。

项婆婆笑道:

“我还没谢姑娘呢,姑娘到谢起我来,这些年若不是姑娘扶持,我和留儿恐怕早已饿死路边。”

“你可别这么说,照拂你们祖孙不过举手之劳,我让你做的这个事才最为要紧。”

项婆婆点着头,道:

“姑娘放心,我一定不负姑娘所托,平安把纸条递进去。”

三个人又说了一会话,等天快黑的时候茵妍才带着紫菊离开。

第二日天还没亮,留儿尚在熟睡,项婆婆就出门了。

刚走出去没多远,见迎面走来几个小太监,项婆婆心下纳闷,想:“平时走的都是这条路,从未遇见过人,今儿这几个小太监不知打哪儿来,又上哪儿去?”

项婆婆正自纳罕,不想一行三四个小太监把她拥在中间,围成圈不让她走。

“你,你们想干什么?”项婆婆是经年之人,老眼昏花,等被那几个太监铁桶似的堵在中间,方才看清这些人的模样,他们的样子有点不像太监,太监唇边无毛,一开口就是公鸭嗓,这几个人却不是这样,他们说话的时候音色浑厚,颔下留有胡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