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郑将军言重了,你乃盖世英豪,老夫实在不忍心看着你浑浑噩噩下去,一定要想办法治好你的病。郑将军能恢复神智,是老天有眼,也是前太子在天之灵的护佑。”想起惨死的前太子清海棠不禁滴下泪来。

郑祥叹了口气,神色很是悲戚:

“若不是有人从中捣鬼,太子怎么会惨死敌手,兄弟们又怎么会壮烈沙场,我侥幸活下来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替太子讨回公道。”

清宇因怀揣心事,想着飞鸽传书给太子的密信不知收到了吗。

“郑将军,三爷说过几天带你入宫面圣,有你亲口述说当年的事,皇上一直都被蒙在鼓里,他根本不知道前太子曾发过十二道求援邸报,听了你的话相信皇上一定会看清太子文琞的真面目。”清宇才是太子的人,然而他说这话却说的正气凛然。

郑祥不知清宇的真实身份,见他这么说,道:

“为了替冤死的太子讨回公道,即使粉身碎骨郑某也在所不惜。皇上若圣明就会册封三爷为太子。”

清宇附和道:

“郑将军说的是,我们大家都想匡扶三爷,不过事情一定要做的机密,千万不可泄露出去。”做了奸细的清宇居然说这话,清海棠和郑祥都不知道清宇的真实身份,对他一点提防都没有。

若不是郑祥亲口所说,谁都不知道前太子死的这么惨。文珏握着拳头,咬牙道:

“此仇不报,我文珏妄生为人。”

隋唐生怕文珏夺取太子之位的决心不坚定,见他发下毒誓,隋唐终于松了一口气。

“三爷要替前太子报仇,算我隋唐一份。隋唐誓死追随三爷,绝不会有二心。”隋唐为表忠心纳头就要拜。

文珏扶他起来:

“隋将军快快请起,你对我的一片忠心难道我还会不知道。有你们辅佐我,天下就是我的!”

文珏掷地有声的说,眼神无比坚毅,神情无比肃穆,隋唐欣慰的点着头,想:“一旦三爷决定的事就不会改变,他有魄力,有仁心,待替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又好,天下需要的不正是这种明智晓理,又仁厚威严的君王吗。”

“三爷,隋唐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只要三爷一句话,哪怕刀山火海隋唐都敢闯!”隋唐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将才,特别是他的忠心。

文珏先前一直举棋不定,他无意于太子之位,只想替皇兄报仇,然而事情的演变大大出乎意料,太子咄咄逼人,几次欲取他性命,文珏终于想明白了,不是我不杀你你就不杀我,而是即使我不杀你你也会要我的命。没有一个帝王能容忍无论功劳还是民望都比自己高的人,他屡建战功,可谓功勋卓著,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大将军王的威名。功高盖主啊,太子不会容许他平安度过此生。

这是一场博弈,也是一场战斗,从文珏决定举事的那一刻起他就告诉自己不能退缩,即使千难万险都要迎头而上。

清宇传入宫中的密信很快到了皇后手上,皇后览阅之后大吃一惊,不是说前太子旧部都已经死了吗,怎么又冒出来一个郑祥,这个人是一位义薄云天的将才,他是前太子参将,威名不在陆星之下,皇上对他也很器重,若有他亲口述说当年之事,皇上岂会不信。

皇后屏退左右,对心腹太监说:

“你尽快把这封信送去尚府,尚大人看了信你就问他该如何处置,你把尚大人跟你说的话牢记在心里,回来后一字不差说与我听。此事紧急,事关太子生死,你把信缝在衣服里带出宫去,当心被人跟踪,小心小心。”

这位心腹太监已经不是第一次替皇后传递信件,从未见皇后像今天这样,又说事关太子生死,且一再叮嘱自

己要小心,如此这般难道还不能证明这封信的重要性。这位叫魏鸿的太监哪敢怠慢,把信缝在夹袄里,装扮成和尚的样子出得宫去。大成国信奉佛教,和尚能随意出入皇宫,换作别人可没这么容易。

魏鸿来到尚府,彼时谢为和言定之都在。言定之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成功策反了况大年。

尚善是一位宦海沉浮半个世纪的老臣,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只见他说:

“况大年是武将,心思自然没有文臣缜密,被你三言两语策反成功,似乎有点太过轻易。”

言定之仔细一想,觉得尚善说的不无道理。

“还是尚大人聪明,看来我们要有双保险才是,万一况大年倒戈怎么办,太子没有兵权,况大年是禁军统领,将来全赖他,若他心生变故我们岂不很危险。”

谢为撇了撇嘴,唇边的胡子随着嘴型的变化而蠕动,样子显得有点滑稽。

他是尚善旧人,加入太子阵营的时间比言定之长,言定之是三个月前才刚刚加入的,所以谢为对言定之总有点轻看,撇嘴就是他对言定之的轻视。谢为朗声道:

“试问言大人有无良策,即可牵制况大年又不失你们亲戚的和睦?”

言定之摇首说:

“我不知道。”

谢为更加轻蔑的瞥了言定之一眼,傲娇的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