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章 第六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尚善劝谢为少喝点,谢为正在兴头上,哪里就肯少喝了。杀了李木,觉得扫除了心头大患,正应该好好庆祝一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尚大人,今晚不醉不休,来来,喝。”谢为豪气干云,端起面前的酒杯就喝,喝完倒拿杯子,杯中滴酒不剩,此时他已醉态迷离,手执酒壶踉踉跄跄来到舞女中间,随着音乐的节拍手舞足蹈跳了起来。

尚善暗自摇头,谢为大限将至而不自知,着实替他难过,尚善心情郁闷,替自己倒了一杯酒,自斟自酌了起来。

坐在边上的言定之见状,心想:“他刚才看谢为的眼神有点奇怪,似有哀怜之意,他好像有什么心事,总不能跟我等畅饮。”言定之当然不会这么笨,他哪里就相信李木为仇家所杀。

“尚大人也少喝几杯。”言定之道。

“言大人今晚好像没什么兴致?”

言定之笑道:

“在下对歌舞一向都不感兴趣,谢大人不但喜欢歌舞,在音律上还颇有造诣,他琵琶弹奏的《春月夜》如曲水流觞,婉转动听。”

“言大人有所不知,《春月夜》的曲是谢大人自己谱的。”

言定之诧异的哦了一句,笑道:

“先前只知道谢大人喜欢曲乐,没想到还能自己谱曲,谢大人可真不简单啊。”言定之话中有话,他瞄了尚善一眼,开口道:

“在下听说谢大人在府上豢养了很多江湖义士,他这个人好狭义,广结友,有大丈夫气概,到不失为一个仁狭之人。”言定之口是心非,嘴上夸奖谢为,心里对谢为有着很多不满。因谢为说话耿直,又不喜欢读书人,在言定之面前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言定之怀恨在心。他这么说是想讨好尚善,因尚善十分器重谢为。殊不知谢为已被尚善抛弃,言定之的马屁拍在了马脚上。

尚善呵呵笑了笑,敷衍着说:

“谢为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至于他是不是在府上豢养江湖人士,这个老夫一点都不知道。”

言定之呷了一口酒,心想:“人都说尚善是只老狐狸,说话滴水不漏,如今看来的确如此。”

“呵呵,尚大人说的是,在下也是听别人说谢为喜欢跟江湖上的人称兄道弟,别人的话不一定真,听过算过。若谢为真的和江湖人士有往来,身为他的好友和同僚,我等都要规劝,毕竟朝廷有律例,官员不得结交江湖人士。”

言定之这么说到看不出有什么恶意,尚善附和道:

“这是当然,言大人有心了。”

言定之笑道:

“咱们是一条船上的,理应同舟共济。”

尚善喝了一口酒,道:

“言大人言之有理。”

言定之发现尚善今天晚上的话特别少,若是换作平时早就天南地北说开了。生性敏感的言定之觉得尚善应该有事隐瞒,他想:“李木死的蹊跷,会不会是尚善指使谢为杀的,谢为收留逃犯养在府上,这些人平时除了习武之外就什么都不干,谢为不会白养他们,等着哪一天可以用到他们。李木当了这么多年的官一直相安无事,昨天晚上忽然被仇家杀害,此事定有蹊跷。若我猜的不错,李木肯定被谢为府上的死士所杀。”言定之猜的没错,不过有一件事他怎么都猜不到,那就是尚善已经把谢为卖了。

锦帝忽然下旨查抄相府,罪名是残害前太子,谋杀同僚。

茵妍和母亲一直等到下午都不见朝见的父亲回来。母女两原本想等父亲回家后再吃午饭,左等右等都不见人影,母女两个就先吃了起来。

谢夫人才扒拉了几口就没胃口了,她命小丫鬟去大门口看老

爷回来了吗。茵妍笑对母亲:

“你都已经支使丫鬟看了好几回了,前面去看的丫鬟刚回来你又支使人去。”

谢夫人伸手揉着胸口,道:

“今儿不知怎么的,一早起来就觉心慌意乱,老觉得像要出什么大事的样子。”

茵妍了解母亲,知她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可能她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所以才觉得不安。

“娘,先吃饭吧,爹可能跟同僚喝茶去了,他不时常这样吗。”

谢夫人摇头道:

“跟同僚喝茶的话都会叫小厮回家知会一声,怎么不见有人回来通禀?”

谢夫人这么说,茵妍也觉得奇怪,父亲很顾家,他知道母亲是一个不能有事的人,为不让母亲担心父亲总是把行踪交代的一清二楚。

茵妍安慰了母亲,又哄她吃了饭,让丫鬟陪母亲下去歇息,留她一个人等父亲。

一直等到申时还不见父亲回来,茵妍也开始着急起来。紫菊见姑娘坐立不安,劝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