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金银学子(1 / 2)

加入书签

温荣和温采宁面上毫无波澜,陆子矜完全是有备而来,一番回忆,蔡新志卑劣的人品昭然若揭。若只是指挥失误,还能求情。但是面对这样一个有着人品污点的人,谁还能开口求一句情。

轩辕洛看了温采宁一眼:“温相,看来当年表叔在编撰修订律法的时候,还是有很多没有考虑到的事情,对于此种品行问题,律法难以制裁。”

“但是本卿觉得,正是因为前期的这种品行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治,以至于这种人身居高位之后,祸国殃民。”

温采宁听完之后开口:“洛卿所言甚是,书院运转需要金银,为了给学子们更好的物质,有时候书院自然需要收纳一些‘金银学子’。”

“其中多数也只是富贵人家希望给自家子弟一个学到更好知识的环境,像蔡新志这样鸠占鹊巢还不自省,反而祸害真正有才识的学子的事情是少数。”

“正如洛卿所说,品行道德问题,律法难以制裁,需要书院的管事衡量。”

轩辕洛冷冷的扫了温采宁一眼:“不知温相衡量的准则又是什么呢?按照温相所说,书院有了‘金银学子’之后可以有更好的物质,那么书院管事在其中得到的好处更不会少,金银是否就是温相口中衡量的准则?”

“洛卿想说的是什么?”

“本卿觉得,有才识的就该好好念书,没这个天赋和本事的,就该去谋取其他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非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应该禁止所有金银入学,各安其路,而不是用金银来践踏真正的才识。”

温采宁点头:“洛卿所言甚是,微臣无法反驳,就请洛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呈报给皇上,想必皇上会给洛卿一个答复。”

这哪里是无法反驳,根本就是跟一个智障说话的语气。你能耐你去说啊!

轩辕洛当然知道温采宁此刻的心情,不过他不急不缓的说:“温相肯定觉得本卿年轻气盛,这些道理你们何尝不懂,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首先的问题就是金银,真的失去了这么多金银,很多书院自然会不如以前,但是苛待学子是决不允许的,这些金银又该谁来出?”

“再则,那些‘金银学子’中大部分还是有一定才识的,只是稍有偏差,否则就算进了好的书院也完全跟不上的,该给他们机会,显示恩德。”

“最后,即使真的有禁令,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书院管事为了利益而从中做手脚也难以控制,甚至会引起他们那些人的民怨。”

“这些本卿都考虑过,只是本卿的身份敏感,不容许本卿妄议朝政,也没有开口的机会。但是经过此事,本卿觉得有些心寒,替刘世书先生这样的学子心寒,替天下间有可能被鸠占鹊巢的学子心寒。”

“温相有温相的思虑,本卿也有本卿的打算,本卿自然会向皇上请奏。”

温采宁从始至终都没有看轩辕洛,他从未怀疑轩辕洛的才智和本事,若是当年轩辕境得了天下,那么轩辕洛今时今日的作为,绝不会比杨君临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