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中意(1 / 2)

加入书签

“回太后的话,民妇常年与书院中的学生们说,只有该婚配的感情,而没有该婚配的年纪。遇到合适的,何时都不晚,遇不到,也不必太过挂怀。婉婉常年帮助民妇在书院中打理事务,至今只将心思放在各处书院中。”

太后实在想拍着大腿叫好,但是实在憋得慌,只能静默微笑说:“你应该与哀家年纪相仿,哀家便直接称呼你柳湘了。哀家实在觉得有你这样的女子教导那么多女学生,乃是书院女子之福。”

“太后过奖了,民妇只是一介平民,当年家中小富有余,父母均是教导民妇,即使是女子,安身立命亦要刚正有德,无愧天地,更要增长学识,方能有所助益。少女时,还有不少邻居说民妇性格太过要强,不是好命之人呢。”

“命好命坏,只要自己能够安身立命,不依托在别人身上,又岂会有什么好命坏命之说。哀家猜想,那些整日背着孩子挎着菜篮子,一边给夫家做饭一边接受夫家三妻四妾的,才会整日不做事情,闲着嚼你的舌根吧。”

柳湘微微一笑:“其实也不是,她们之中,很多乃是富贵人家的夫人。”

“那又如何呢?那些家产是她们的吗,她们不止衣食住行都要看眼色,除此之外,还能动一分吗?唯一的期盼就是多生两个儿子稳固地位,争家产,然后又将希望放在儿子身上,想着儿子多分家产,将来奉养她。”

“在此之中,为了一个男人勾心斗角,忍受那个男人妻妾成群子女无数,甚至打骂羞辱。”

“你何惧这些,你的家产都是你的,你不用小心伺候讨好一个男人,只需将婉婉教导好,将书院兴办好,偶尔和贵妇们喝茶,谈谈诗词歌赋,和学生们讨论琴棋书画,买所有店里最好看的衣服,吃最鲜美的食物,游玩最美的风景,当然,还能因为你所做的功绩,面见哀家和皇上。”

“你的人生,不是那些庸俗之人可以理解的,就算她们嫁了家财万贯或者位高权重的人,她们也不过附庸。当然,哀家也承认,她们之中确实有少数也是有识之士,然而,终究会被很多事情困顿。”

“哀家也不能免俗,看吧,哀家也要生儿子,哀家也要在后宫邀宠争斗围着一个男人转,哀家也要等着儿子当了皇帝之后哀家才能当太后。”

杨君临实在无语,要说当世最大的富婆是谁,那就是太后啊!

幼年的时候杨君临总是觉得杨珏对不起太后,可是等他慢慢长大了,他之所以看开,不是因为懂事了,而是因为他过去看到的太少了。

太后并不喜欢杨珏,所以杨珏喜不喜欢她,对她来说根本不重要,她当年嫁给杨珏是形势所逼,生下杨君临虽是意外,但是也让太后很欣喜,不然想在后宫稳固地位太难了。

太后从来不是无知少女,还是公主的时候,就积攒珠宝金银,让当时滇国的小御医云楷帮她带出宫,在民间帮她开酒楼和书局,背后用几个对她母妃家忠心的大臣当靠山,赚的盆满钵满。

后来天下大乱,当了杨珏皇后的她便将店都关了,财产都收起来了。等天下太平之后,又在朝中利用自己的势力官员当靠山,在天下又经营得风生水起。

所以不管是少女时面临被逼着嫁给轩辕境,还是后来面临杨珏可能国破家亡,太后都从来不是被动的等着挨打,所幸的只是,她所有的最后一手,都没有用上。现在依旧隐蔽着,同样是为了防范哪一日有什么意外罢了。

别看她这些年在后宫修身养性,她可是把心思都放在赚钱上了。杨珏知道的不多,也不管,杨君临前几年倒是经常被她拎去看账,因为她数算不怎么好。

杨君临毫不怀疑,就算现在大颐垮了,太后个人的财力都可以重建。

看清了这些,所以杨君临明白,世上不是任何人都要像杨珏那样,没有感情就活不下去的。当然,即使标榜没有沐稳就活不下去的杨珏,这十几年照样活得好好的。杨君临深知,有权势,他也可以活得很好。

柳湘不知道太后跟她说这些是什么意思,便说:“太后您跟俗世之人不一样,嫁给太上皇乃是母仪天下,诞下皇上乃是恩泽万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