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赐婚(1 / 2)
“玺儿不敢奢望,这与名位无关,也不需要告知天下,只需私下便可。”
“那你大可不必求朕,只需告知君临,他必定答应你。”
郁玺笑了:“皇上一生会册封很多妃嫔,也会有正宫皇后,再大的声势,再风光的仪仗,再多人羡慕的称赞,但是能够得到您与太后真心承认的,寥寥无几。”
“玺儿此次出宫,沿途看了很多百姓之事,玺儿知道,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事才会圆满。玺儿会向您证明,玺儿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会一直陪伴君临,让他跟玺儿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开心的,也会孝顺您跟太后,让您跟太后也都开心。”
杨珏说:“朕知道你很得太后欢心,可是朕与太后性情不同,你怎知你的存在能够让朕开心,而不是朕一看到你就厌烦。”
“玺儿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但是父皇是明君,更是慈父,父皇必定会爱屋及乌。”
“凤尚书,你有何看法?”杨珏问。
“这是太上皇的家事,微臣不敢妄议。”
“你议的还少吗,快说。”
“微臣的看法不重要,皇上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杨君临开口说:“还请父皇成全。”
“你可想清楚,要是你立了一个厉害的皇后,你这是自找麻烦。”
“立谁,父皇母后与朕都会有决断,立了之后厉害与不厉害,也自有我们约束。贤者方能为后,母仪天下,岂能是寻常之人。”
“但愿如你所愿,都退下吧。”
杨珏不想现在就泼杨君临的冷水,也不想做太多干涉,郁玺来历不明他不在意,与众不同他也不在意,杨君临是他一手带大的,分寸在哪里不会有差错,他在意的只是杨君临少年心性心比天高,要吃的苦在后头。
杨君临却在此事开口问:“父皇,您可有国事政事需要儿臣向您呈报?”
“从你登基那一刻起,大颐就完全交到你手上了,你如何做,自有你的道理,朕都不干预。”
“父皇,儿臣毕竟年轻,还需父皇指引。”
“有不懂的你去问你相父,拿不准的去请教两位秦副相,还有温相,事关国本的,去让满朝文武商议,事关百姓的,自己走出去民间寻访,听百姓的声音。这就是朕给你的指引。”
杨君临再次跪拜:“多谢父皇教诲,儿臣明白了。”
等杨君临和郁玺离开之后,杨珏问凤绯陌:“现在你可以说实话了,你对郁玺如何看。”
“皇上从小什么没见过,不过毕竟少年心性,自然喜欢别具一格的,微臣只是觉得,他与皇上,如诗如画,令人羡慕。纵然不是个安分的,但是缰绳总归在皇上手中。”
“朕的儿子朕清楚,君临心比天高,又岂会真的看上这样一个人。不过以朕对这个儿子的了解,他现在在兴头上,对方又立了功,他想封卿。”
凤绯陌不认同杨珏的前半句话,沐稳的心比杨君临高出多少,但是最后却让全天下傻了眼。为了最差的那一个放弃了最好的那一个,为了最差的那一个投敌叛国毁了沐家和自己清誉,为了最差那一个折了自己一辈子聪慧,最后身心皆伤。
沐稳当年死之前为何那么决绝要离开,凤绯陌心知肚明,让他彻底被击垮觉得人生无望的,不就是杨珏吗。他对杨珏与沐稳两人,心中千般心情难诉难解,可他终究只是一个局外人,安身立命罢了。
“你发什么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