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君前交手 梁才堪用(1 / 2)

加入书签

长公主大婚,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筹备着。

但是杨君临却收到了边关刘敬的密报,看完之后他立刻宣了陆珺琛和温采宁来商议,此事事关重大,他一时之间都拿不定主意。

他当时听杨珏的话,以封卿为名召沐君辞从边关回来,等一回来,绝不再放他离开。可是那群传旨的太监因为生病,要赶去医治,却在途中被山贼截杀。

后来刘敬找到了太监们的尸体,却发现圣旨丢了,急忙告知沐君辞,沐君辞又带着士兵去围剿这伙山贼。

浴血奋战后,在这伙山贼的老窝里找到了所有被抢劫的东西,也找到了圣旨。可是圣旨里却写,接到圣旨之日起,沐君辞自裁。

刘敬觉得此事蹊跷,沐君辞虽然心中疑虑,却也害怕,带了一伙心腹弟兄悄悄离开了军队,只留下书信说,若是真的要杀他,请杨君临再下一封圣旨,若是朝中有奸党作乱,他便要先躲避起来,请杨君临派遣他信得过的特使去找他。

杨君临不知道究竟是哪只黑手在暗中做这样的事情,竟然敢截杀宣旨太监,还敢篡改圣旨,要是沐君辞当时真的信了圣旨自裁,只怕沐家与杨君临无法善了。

陆珺琛看完之后也摸不着头绪:“谁有这样的胆子,这是要离间沐家和皇家,引起大乱。”

温采宁沉思片刻:“当务之急是派人去边关接君辞,他匆忙外逃去躲着,必定要吃很多苦,要是再耽误,只怕他真的信了假圣旨。”

“温相觉得派何人去最为合适?”

“君辞经历坎坷,表面上无忧无意,实则敏感多疑,若不是他确定不会害他的人,他很难相信。这个人必须让他无条件相信,让他一知道那个人去接他,他就会自己跑出来。”

杨君临为难:“相父心中可有人选?”

“君辞身份贵重,若是有闪失,只怕被有心之人利用,微臣觉得,只怕要皇上走一趟,除了皇上,其他合适的人都不方便去。”

陆珺琛问:“温相是何意?”

“首先,肯定是晏王殿下最合适,但是晏王殿**体太弱,哪里经得起山高水远的跋涉远去边关,太上皇也不会同意。”

“其次,陵王殿下也合适,但是陵王殿下性情率真,容易被旧情牵引,要是再发生一次陵川那样的事情,咱们都难顾大局。”漏网之鱼始终是暗埋的火种。

“最后,还有洛卿殿下,但是洛卿殿下不仅身份特殊,而且已经是皇上的皇卿,要是他有什么异动,咱们更难控制。”

杨君临叹了一口气:“温相,有些事情你们不知道,不过朕可以告诉你,君辞就算见了朕,也未必会相信朕。让洛卿去吧,除了加派我们的人手,另外再选一个能够制衡得住洛卿的人随行。”

“让子衿随行?”陆珺琛说。

杨君临皱眉:“三脚猫就算了,还不够洛卿一拳呢。”

“从七星卫中选人?”

杨君临摆手:“他们也就看似各有千秋很厉害,打架还行,但是脑子转不过来,到时候被洛卿遛狗一样玩。”

陆珺琛叹气:“要是苏嵌还没回去多好。”

“相父算了吧,师兄八成半路就把洛卿宰了,正好报杀父之仇,然后再去把君辞捉回来,顺便面不改色撒个弥天大谎,说洛卿意图不轨要造反,被他拿下处理了,你信不信?”

陆珺琛摊手:“要在智谋武功上都能制衡洛卿的人,还真有点难找,要不?以数量取胜?。”

“相父,工匠多了把房子盖歪的事情还少吗?人一多,就容易乱。”

温采宁开口:“微臣倒是有一个人才举荐。”

“能够得温相举荐?看来是人才。”

“是皇上的人才,沈酥裴,此人虽然眼下没有功绩建树,但是一个从小在沈家那样大家族长大的孩子,岂会是寻常之辈,而且微臣知道,他幼年时候,有幸得过沈酥棠和暮云归的指点,还学过鬼谷派的内功和剑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