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引见(2 / 2)

加入书签

先前在华灯城的一个茶馆中与旁人起争执的那个男子。似乎是叫项什么,对,项凡晟来着。江衡还帮了他一个小忙。

看情况,项凡晟在良人楼是个职位不低的将领,江衡突然感谢自己有先见之明,顺手做了一件好事。看来好人有好报这件事是真的,虽然他不是什么好人,但也能沾点光了。

江衡立即按下呼延的手,有些欣慰的笑道:“都认识,都是熟人,不要打打杀杀啊。”

呼延无声的敛去周身寒气,有些不自然的抽开了被江衡手掌覆盖的胳膊。江衡以为他不喜欢与旁人触碰,也就没有在意。

项凡晟先是惊喜,而后看着倒在地上的男人,有些为难的看着江衡道:“江公子,这是怎么一回事?”

江衡尽量言简意赅的解释了这场乌龙,没有提及呼延的身份,但却将自己的目的说清楚了。

项凡晟闻言一笑,显然事情没有他所想的那么糟糕,他原先还以为有刺客入城,现下倒是轻松不少。不过对于江衡的目的,他也不太有把握,他只得道:“既是如此,江公子就随我一起去见熙儿……不,去见楼主,看看她的意思。”

江衡暗喜,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他看向呼延,有些征求他看法的意思。呼延不自然的瞥过眼,他方才发了那么大的火,确实有些鲁莽。

江衡见呼延不语,便也能猜到几分他的心思。倒真有些孩子脾气,却又不肯承认的那种。

江衡兀自笑了笑,这一遭事算是重拿轻放了。许是项凡晟的通融和周转,他们才能走的这么干脆。

江衡看着项凡晟四处打点,所过之处没有人敢阻拦,便知他在这良人楼里是有几分地位的。

他方才脱口而出喊阴熙为“熙儿”,很亲昵的称谓。当初江衡与他相识的起因也是那些世家子弟说阴熙的不好。

看起来,项凡晟和阴熙的关系并不一般。江衡看项凡晟还算是个老实人,可阴熙却是个绝色美人,且她喜欢各种男子,这一点……项凡晟难道不知道吗?还是,不在乎?

项凡晟走在前头,他身子高大,却并不显得十分粗鄙,也没有一鼓一鼓的腱子肉,是那种十分匀称的练家子体型。再加上他一脸的正气,江衡下意识的就将项凡晟归纳为那种直性子。

走着走着,江衡才想起呼延。仔细想想,呼延那场火发的很是莫名。这白煞一贯如此喜怒不定,若非他在摘星楼暗室里见识过他顷刻间变脸的性子,此时,倒真的会以为呼延是想维护他来着。

江衡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好笑。

走在江衡身后的呼延始终没什么神色,不过即使他站在江衡和项凡晟的背后,几乎与那些黑甲卫同列,可走廊里所有探寻的目光还是朝呼延的身上飞去。

阴熙的主殿不出所料的奢华,通殿都铺设了柔软的纱幔,雕花窗子外是艳丽的植株,点点翠色十分明亮。也不知是熏了什么香,只闻的人骨头都发软,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媚者,于无形之中夺人精魂。

项凡晟轻车熟路的带领着他们在抄手游廊里转着,一个又一个的曲折回环,路过各种水榭小亭,江衡眼尖看见小亭旁的河渠里种了莲花。只是还没到开花的时节,那些青碧的莲茎上皆带着一朵粉嫩的花苞,羞怯怯不肯见人的样子。江衡不懂莲花,只瞧见一片区域里种植了一种莲花,不同装束的侍婢打理着不同的莲花。

江衡啼笑皆非的看着有些婢女小心翼翼的为莲花撑着伞,他这才看见原来飞檐上的水珠会滴落,这些婢女怕伤损了莲瓣。

江衡似乎想起那阴熙是个后起之秀,是个新晋的楼主。只是艳名太盛,叫这良人楼都与她的名字等同了。

江衡有些记不清这些琐事,毕竟阴熙与他也无甚关系。他想了想,见项凡晟在前方,他便开口客套一下:“姑射仙子的莲花养的很好。”

项凡晟瞧江衡多看了几眼,便随口道:“这里种的多是红台和玉碗,也有千瓣莲、牡丹莲等等,养的杂,我也记不大清。”

项凡晟闻言笑了笑,嘴角却尽是柔情:“她爱这些,莲花招蚊虫,说了多少次也不听,夏夜里还总是起身去看这些花,谁都拿她没办法。”

话里的温柔和淡淡的宠溺之情溢于言表。

江衡笑了笑,看来项凡晟与阴熙是相好。项凡晟,似乎很喜欢这位姑射仙子。

项凡晟却想起了一件事,笑道:“她有一株青毛节,也不是多好的品种,可她啊,却整日里像宝贝似的养着。那青毛节粗糙,也不知她是什么心思。”

江衡却并不上心这些莲花,他想知道的是阴熙的本体。他笑了笑,道:“姑射仙子与莲花很有缘。传闻良人楼有三绝,一是花灯,二是这莲,最好的就是盛名在外的姑射仙子了。今日倒也是一饱眼福,三者皆能有缘一见。”

项凡晟闻言愉悦笑了笑:“外间胡乱传的,不过熙儿确实与莲有缘,她本是莲花托生的,喜欢莲花也在情理之中。”

江衡闻言点点头,这才想起了一件颇为久远的事情。自当初被即墨从地狱黄泉里捞出来,虽说即墨将他扔在了半道上,可他却好运的来宛丘走了一遭,后来因为无趣就又离开,这才又有了去北冥璇玑城遇见三和与雷无量那一档子事。

当初在宛丘里,他就听说最近有个楼主新任了。新任楼主主事那年,满境的莲花久开不谢,害的他吃不到莲子,江衡对这件事记得很清楚。

后来,就有了姑射娘娘名动宛丘的盛名,响亮的连江衡这种穷困如同乞丐的人都有所耳闻。

想在想想,那新晋的楼主或许正是阴熙。

那应该是两百年前的事情了。

又是两百年前……

这未免也太巧合了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