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车祸(1 / 2)
清明刚过,整条街已是盛夏风景,各种短袖裙子纷纷上阵。
早上,十点还不到,气温已经逼近三十度。
吴恒穿着白色短T和沙滩裤,夹着人字拖,猫在水池边细细地清洗海带结。
五分钟不到,脑门上全是细细的汗,脖子后面有汗在缓慢下滑,吴恒忍不住抖了抖肩膀。
实在太痒。
吴恒有点受不住,手头的速度不自觉加快,一大盆海带结拆开、清洗、再打结,滑溜溜的却完全不脱手,一个个结打得又快又好。
吴恒将清洗完的海带结收回厨房,放着清水浸泡着备用。自己拿条毛巾,用凉水浸湿,把一头的汗擦干,走到门边,放下空调门帘
,打开空调。自顾自地拿杯凉白开,坐在收银台的电脑前,打开馋了么,准备营业。
吴恒经营的是一家沙茶面馆,开在这穷乡僻壤的十八县小镇上,早上八点开始备料,十点营业,晚上十一点才收摊。
小本买卖,但事情也多。
镇上的人不多,但客户需求多样,一早上需要备的料近三十种,荤素各半。牛肉、猪肉都有,镇上的人不忌讳动物内脏,猪肝、小
肠、牛杂也涵盖。海鲜类逃不出虾、章鱼小管、海蛎这几种。还有各种丸子,牛肉丸、蟹味宝、鱼籽烧等不一而足。素的就是各种
应季蔬菜,单单菇类就占了五六样。
吴恒备料没什么特别的门道,就是两个字——实在。他这个人挺看不惯那些以次充好的奸商伎俩,就算生意不好也是不屑做。做人
,良心这种东西还是得有。
虽说实在,但是这不代表吴恒是个冤大头。
古早味沙茶面馆的面在这小镇上,定价是偏高的,同样一碗面要比人家多个七八块。
小镇上的人就那么点,家长里短的就那么点事,有时候无聊了就剩点吃的娱乐。以至于小镇上的人对于新开的店有莫名的热衷,谁
都想去尝尝鲜,不论好吃还是不好吃,新店头一个月生意必然火爆。
古早味沙茶面馆刚开业的时候,也经历了一个月人挤人的火爆洗礼,忙得差点累断吴恒的老腰。
那时候,古早味的风评趋于统一——味道不错,就是价格太贵,吃不起啊,这也不知道能开过久。
可是已经过去两三年,古早味的生意竟然一直都不错,那一口带着微辣的沙茶面汤,不知不觉俘虏了这个小镇的一大批重味道不计
价格的人。
“您有一个订单请接收。”机械的电子女音响起。
吴恒打开闪动的蓝色图标,扫了眼客户和骑手信息,接收了订单,开始忙活。
去年,这个美团看不上的小地方,一个名叫“馋了么”的订餐类APP悄无声息把这一范围吃的喝的收纳到一处,一开始没什么人气
,现在还行,网络上的订单多了不少,大部分集中在晚上九点、十点这个宵夜时段。
这对吴恒来说算是好事,订单多了,洗碗的工作少了,店里清洁卫生也方便,简而言之钱多活少,是个赚钱的路。
吴恒抬头看了眼时间,将汤用包装盒装好,放入一次性筷子和勺子,再将烫好的面单独装好,放在汤盒上。
相差不到两分钟,一辆后座放着蓝色食物收纳箱的电动车停在了门口,隔着空调门帘模模糊糊,只能看到个大概的人影。
吴恒皱了皱眉。
来的确实是馋了么的骑手,但……不是他。
他没这么高,也没这么黑,不,是很白,在骑手圈里白得很突兀。
“你好,我来取餐。”高且黑的骑手喘着粗气走了进来,点开手机,伸手递给吴恒。
吴恒扫了一眼,确实是这单的信息。
“好,稍等。”吴恒转身慢悠悠地给打包好的沙茶面打个松紧合适的结,“我刚接单时扫了眼骑手资料,不是那个苏林吗?”
“啊,是他接的单,我临时替他的。”高且黑的骑手伸手接过打包结实的沙茶面,“他今天运气不好,出了点意外,我刚好没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