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2 / 2)

加入书签

“是怪谈。”古都平淡地回应。

“古都先生居然对这个感兴趣吗?”太宰治看起来有些惊讶。确实,末川古都这个人看起来不像是会对神秘感兴趣的人。

古都含糊地应了一声,然后又沉默下去。

太无趣了。一只手支撑脑袋的太宰治开始上下打量身边事物。

羽织整齐地叠好放在身旁,两把刀放在羽织上。是垂下手就可以碰到的距离。

茶几距离膝盖大约一拳远,是看起来不会失礼同时站起来又不会撞到茶几的距离。

吊灯位于正前方,可以清晰照亮室内,掉下来也不会砸到头上或者茶几上。

天窗也远离身边,哪怕有人趴在上头也无法看清书中的内容。

对一切都有防备吗。太宰治眯着眼睛,内心已经开始思考刺杀的方式、角度,又将其一一排除。

太宰治收敛心思,又开始打量古都。

黑色长发披在身后,有些许散乱。稍作改动的、黑色大正军装,一丝不苟的将灰色纽扣从下扣到最上,白色的腰带牢牢的系在腰间。

“太宰君。”古都忽然出声打断太宰治的打量,“你觉得这些紫藤花怎么样?”

太宰治顺着古都的视线看向了开得正艳的紫藤花,“美好,短暂。”

“美好?”古都喃喃,似是疑惑,又似嘲讽。

“先生知道紫藤花的传说吗?”太宰治伸出手,握住古都的一缕头发,“有一个喜欢穿紫色衣服的美丽女孩在槐树林中被蛇咬伤后,一个白衣男子出现了,男子用嘴吸出毒血,从此女孩深深爱上了他。但两人的婚事遭到村里人的强烈反对,可女孩心意已决,非白衣男子不嫁,最终两人双双跳崖。

“后来在他们殉情的悬崖边上长出了一棵槐树,树上缠着一棵藤,并开出朵朵花坠。后人称那藤上开出的花为紫藤花,紫藤花需缠树而生,便说那紫藤是女孩的化身,槐树是白衣男子的化身。”

“先生对此有什么感想?”

在太宰治的视线里,古都抿起嘴角,眉角微皱。

“无趣。”

“这老套的殉情故事确实无趣。”

“太宰君误解我的意思了。”古都转过头,目光投向太宰治,“方才的故事里,你说的仅仅是女孩爱上男子,却从未说过男子对女孩抱有相同爱意。所以两人的婚事到底是相爱而后决定的,还是女单方面的孩将婚事告知众人?

“‘女孩心意已决’……那么男子呢?女孩非男子不嫁,那男子就非女孩不娶吗?两人跳崖到底是两人为证明爱意而殉情还是女孩拉着男子跳崖?

“‘紫藤花需缠树而生’,说到底从头到尾只是女孩的一厢情愿罢了。”

太宰治的眼睛亮了起来,目光死死锁在古都身上。

而后,他笑了。

“先生你知道吗,听过这类故事的人,感叹情比金坚的有之,敬佩至死不渝的有之……但是,只有你。

“只有先生你,对故事主人公的爱情提出质疑,乃至不屑鄙夷。”

“先生啊,能够告诉我,在这样的你眼中,紫藤花代表着什么吗?”

代表着什么……吗?

在他的那个时代里,紫藤花被鬼所厌恶畏惧,因此到处都栽种着紫藤花,所以紫藤花既是猎鬼人的象征,也是鬼的象征。

他所喜爱的那个少年没能走出被紫藤花围绕的那座山,所以紫藤花是死亡,是憎恨。

他在紫藤花下出生、战斗、濒死……

啊啊,是这样啊,原来是这样啊。

紫藤花是……

“是我自己。”

为什么总是后知后觉,为什么……没能早点意识到。

老师一定早就知道了,所以那个时候才会那样说。

存在即是恶,给他人带来了痛苦,带来了悲伤。

老师是正确的,从一开始就……

“先生。”看着在回应他之后又沉默的古都,太宰治出声打破沉寂,“你在想什么?”

虽然古都的表情没有变化,但太宰治确实知道陷入沉思或者回忆的古都内心在崩塌。

“只是想起了我的老师而已。”古都轻描淡写地回答,完全看不出方才他的内心不稳。

先生的老师?太宰治挑眉。先生现在表面仍像一个正常人,与那位老师离不开关系吧。

真好奇啊,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才让先生即使苟延残喘也活在这世上。

这么问出来后,得到的回答都在意料之内。

喜欢,尊重……

太普通了,太过无趣了。

仅仅是这样,就能让先生活下去吗?

“先生的老师,没能救赎先生吗。”

先生的老师真的让先生获得救赎了吗。

“因为先生现在的感觉就是随时死去也不奇怪。”

先生仍然未成为正常人,只是单纯的还未死去而已。

否定了。

先生坦然的否定了,但转而又说太宰治这个人还有救。

在他反问之后,先生却说自己无法得到救赎了。

看着古都一瞬间想要哭泣的表情,太宰治泄气了。

啊啊,先生你、太狡猾了啊。

用哭泣一样的表情诉说自己无法得到救赎,却又想让他人得到救赎。

即使别人想要帮助你,也是婉言拒绝。

“原来如此。”

先生你是这样的人啊。

太宰治微微眯眼,露出一个危险的笑容,“先生你、太过温柔了啊。”

先生,你这样可只会让别人想方设法让你活下去。

明明夸赞着先生温柔,先生却是露出了嘲讽的笑容。

原来是这样子吗,太可悲了,太可笑了。

看着说着自己自私的古都,太宰治的眼神近乎怜悯。

而后太宰治将眼中的情绪抹去,反驳了古都的自我否定,却没有说缘由。因为古都也根本不在乎也不相信这个缘由。

更何况……

……先生啊,就算你再反驳,你在他人眼中,即是温柔,而他们终将以善意回报。</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