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4 章(1 / 2)

加入书签

194.

连城的快速沦陷, 让卫北军本就高炙的士气, 更上了一层楼!

胜利, 让数年屡屡被欺压侵犯的禹军,昂头挺胸,狠狠的吐了口气!

如今这支愈显勇武的禹北之师,在一次次胜利的洗礼下,也越发的团结凝聚,越发的自信昂扬,气势雄浑了起来。

而这一切的其中,都有着赵承安不可磨灭的功劳。

连城被破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传回了姜城。

打着监军旗号滞留姜城的李延泽收到消息的时候,激动的险些失态。

等不及随沈鸿和大军一同开拔, 便迫不及待的带了一队人马,快马奔向了连城。

同一时间,连城失守, 禹军取下连城的消息,也飞快的传入了东陇的王庭。

聂辉人自姜城归来便被聂辉严拘在了身边, 哪里都不得去。

连城城破战败的讯报传来时, 聂辉人也就坐在一旁。

手中举到一半的酒杯,悬在半空, 激动之下险些掉落的酒杯被手指紧紧捏着,清凉透润的酒液随着他的手,一滴滴的落在地上。

他的目光死死的盯着那报信之人, 沉郁阴厉的眸光, 似要将人狠狠唰下一层血皮来, 偏偏激愤之下,两耳战战,什么都为曾听明白。

本就有些微醺的脑子,更是翻涌滚腾一片,搅的他不得安宁。

“辉人..”

“辉人,聂辉人!”

耳边是含着严厉与关切的声音,聂辉人回过神来,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大殿里只剩下了他们兄弟二人。

“......”聂辉人神色恍惚了一瞬。

清醒了过来才注意到聂辉严正托着他的手,将酒杯取开,“王兄。”

聂辉人松开手,任他取走手中的杯子,又替他擦了手上的酒液。

“王兄。”聂辉人心中翻涌着,“我要带兵出征,杀了赵承安!”

觅城、拓木城、姜城,是在他手中丢的,如今连城也失了,聂辉人脑中就像是被拧住了一根筋,满心执着于亲手将赵承安赶出陇国,夺回失地!

甚至一想到赵承安骑在马上,于城下,想他遥遥指来,想起赵承安以一人之力,力挫百兵,从城上攻下...

心中便犹如烈火烹油!

聂辉严托着他擦拭的手一顿,没说话。

“王兄!”聂辉人转手拉住他,“我...”

聂辉严摇了摇头,阻下了他余下的所有话,轻轻拍了拍他的手,似安抚劝慰又似提醒。

眼见着聂辉人没在说什么,他转身回到长桌手,拿起手中的折子看了起来,好一会儿才漫不经心似的,缓声道。

“辉人,你的心乱了。”

聂辉人垂眸,心中郁气更浓,恨意也更烈。

只是还不等聂辉人再有所争取,前方的战报,一封叠着一封,马不停蹄的递到了面前,一封封重重砸在他的心头。

......

诚仁三十三年,九月二十一。

距离连城破城不过三日,二十余万大禹军短暂的修整后,再次出征。

九月二十五日,提前一日收到消息的九刻城城首,在大军来临之前,先一步携家趁夜逃出九刻城。

翌日禹国大军抵达九刻城,兵临城下,午后大军发起进攻,九刻城领将率九刻城众兵抵抗禹军。

九月二十七日,九刻城在苦守一日后被大军攻入,九刻城百姓趁乱出逃,余下半数,被禹军俘虏,生死未卜。

......

诚仁三十三年,九月二十七。

北地诸军受领调兵,十万卫北军,于二十七一路穿过禹陇边境,深入抵达九刻城。

九月二十八,赵承安率三十五万禹军,向北启城进发。

陇国连日大败后,调遣西南十万大军、东西南三方小启城十万大军,同支援北启城。

......

诚仁三十三年,十月初三。

三十五万禹国大军,同三十万陇军,于北启城相遇。

十月初四,赵承安率众发起进攻,时达五日,未破北启城,后退三十里,暂做修整。

十月初八,赵承安再次率众向北启城发起进攻,时达三日,未破北启城,遂暂退。

十月十一,赵承安第三次率众攻城,仍未破城,暂退。

十月十五,禹国大军师沈鸿率五万大军并陇国俘民一万前来。

十月十七。赵承安第四次率众攻城,时达四日,力破北启城,陇国西南大将普烈与赵承安兵戎相见,后亦于此战中丧生。

......

诚仁三十三年,十月二十三,陇国大雪初逢。

赵承安裹着黑色的大氅,立在北启城的城楼上,望向陇国都启天城的方向。

此时距离那场大战结束不过两日,被打扫后依旧残破狼狈的战场,被大雪渐渐埋没,掩藏在漫天的莹.白中。

陇国的风似乎格外的烈,呜呜的呼啸着,夹杂着偌大的雪花,砸在身上发出簌簌的声响,时间一久,脸被砸的僵疼。

他从来没有试过这么冰,这么冷。

比北地的风更大,比北地的雪更凉...

赵承安在雪中立了不多时,黑色的大氅上便沾了浅浅一层的雪白,半遮在围巾后的脸上,睫毛都冻了一层浅浅的白冰,而他就像是被冰雪冻住了一样,许久未动。

“回去吧。”

江城在城中找了一圈,最终在城墙上找到了赵承安的身影,他踩着城墙上被扫的只余下浅浅一层的白色,摇摆着走到他身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