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9 章(1 / 2)

加入书签

199.

送走了这些人, 赵承安再次拿起帖子看了起来。

“怎么?这帖子可有不对?”江城见状, 略有些紧张的问道。

赵承安摇了摇头, 将帖子递给他,“没有。”

“只是觉得这字写的真好。”

有点太好了。

“嗯?”江城不解其意, 待看到了字, 面上的表情却沉重了起来。

“怎么了?”酒子任后知后觉的, 见江城的脸色也不对了, 担忧的问道, “真的有问题?”

赵承安也不确定, 他向江城看去, 论学识论书法方面的见识, 他都不如江城。

看见这帖子, 他也只是心下有疑。

江城认真的审读了一会儿,才放下帖子, 眉头不自觉的拧起, “我也不敢完全确定。”

“只从这字体上看...”

“哎呀, 到底怎么了, 还打起哑谜来了。”酒子任急哄哄的问。

“这帖子...”赵承安指了指,“八成是那位亲手写的。”

“嗯?”酒子任没反应过来, 等再将这话在脑中又过了一遍, 他一双浓眉皱的跟什么似的。

“怎么说, 真是鸿门宴?”

赵承安和江城对视一眼。

“就是鸿门宴也要去了。”赵承安开口道, “怕什么, 他还能众目睽睽之下对我动手么?”

“那到时候我陪你去。”酒子任道。

赵承安点了点头, 没有拒绝。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赴宴这日,赵承安照例的训练了一番,下午还和张扬下场切磋了一番。

等使馆那边寻人来找时,赵承安连衣服都还没换。

不顾来人的焦急,赵承安洗了澡,净身后,这才开始整戴。

一身卫北军特有的赭红色戎装,一袭银光刺目的盔甲,一盏挂着红缨的兜鍪,腰间挂着长剑...

赵承安提着银色的长..枪走出帐外。

冬日的日头照映的整个人像是拢了一层琉璃的银光。

那急急等在门外的人,看到他愣了一下,直到赵承安从他身前路过,都没反应过来。

“怎么?不走了?”

那厢帐外,张扬引了马,赵承安翻身而上,看向还愣愣看着他的来人。

“啊,是!走走...”那人似是被他所慑,呆呆的应了,朝他追了几步,才又反应过来,“将军...您,您就穿这样去...?”

他迟疑的问道。

今日是陇国国君大设宴席,赵承安一身武铠,还提枪挂剑的...

不合适吧。

如今两国正在议和的关键时候...

“怎么?”赵承安居高临下的看来,“本将军穿的可违制了?”

那倒是没有。

只是...

“怎么?不着急走了?”

那人被赵承安若有实质的目光看的心中的话说不出口来,几番张嘴才讷讷道,“外面停了马车...将军可要...?”

赵承安接了张扬手里的缰绳,斜睨了他一眼,“不用了,本将军坐不惯马车,骑马就好。”

说完不等他开口,径自催道,“走吧,若是迟到就不好了。”

赵承安说着,咄了一声,转了马头,便朝外营地外走去。

“将军!将军!”

那人眼见赵承安转身驾马就走,急急喊了两声,见没人理他,赶紧一溜小跑着上了马车,催促着马夫,追着走了。

赵承安这一次只带了三个人,除了酒子任外,林同张扬,与他同行,江城留守营地。

他自然知道他们追在身后,也是为了迁就后面的马车,他驾马的速度并不快。

营地离启天城不过十里,一路快马加鞭,不多时便奔到了城门。

城门口早有李延泽的随侍等在门口,眼见着赵承安一行人,就急急迎了上来。

“将军。”来人稍稍大声喊了一句。

“吁——”

赵承安扯这缰绳,打了声哨在那人身前不远停下。

“将军,主子让我等在此等候,跟您说一声,他先一步在宫门口等您。”

赵承安略点了点头,由着那人和城门口的城兵们找了招呼,引他们入城。

他们一行人的打扮太过明目张胆的显眼,那一身明晃晃的盔甲,手中的长..枪,几乎是明晃晃的昭示着他们的身份。

赵承安顶着城兵们复杂的眼神驱马进城。

卫北军的铁蹄,踏入了陇国的都城。

城内行人不少,人来人往的景象很是热闹。

赵承安也不着急,更没有当街快马的爱好,他驱着马,不快不慢的从街上打马而过,任由行人各色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而因着他们的出现,路两旁停驻了不少人,戒备、愤恨、亦或者厌恶的目光,或明或暗的投来。

窃窃私语声,嘤嘤嗡嗡,甚至故意说给他听。

‘这禹国人...也太嚣张了!’

‘他们来干什么...’

‘欺人太甚!’

赵承安只恍做不闻,昂首挺胸,越发不将他们放在心上。

直到——

“天杀的禹狗,欺辱我大陇,还敢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