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03 章(1 / 2)

加入书签

203.

腊月的幽州天寒地冻的, 寒风呼啸着裹挟着雪粒子簌簌的落着。

官道上,一队车马,正顶着风前进。

队伍中当先是一队精神抖擞的将士,其后是一连串的马车,后面还有数千人殿后,一行人,在风雪中沉默的前进着。

卫北军们早已习惯了北地恶劣的气候, 任风呼呼雪唰唰的砸落。

而那些娇生惯养的使团们,早在多日前, 就病哀哀的整日躲在车中,等闲不会出来吹风。

赵承安骑在马上,神似有些不属。

素来金戈铁马的人,没被战场上的刀风剑雨难住, 这会儿却被一个不过9岁的孩子难住了。

盖因这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他心心念念的儿子。

赵承安苦笑一下,看着身后不远处的马车, 眼中的自责更重了。

“外头没事儿,你要不去车里待会儿?”

酒子任在旁边小声道。

这几日,他们眼瞅着赵宁邦如同一只小刺猬似的同赵承安针锋相对,身为兄弟,也是孩子的干爹,酒子任看在眼里, 也暗暗着急。

赵承安摇了摇头, “算了, 我去了怕是他会不高兴。”

这话说的心酸啊。

赵承安眨了眨眼,只觉得心里头堵的更厉害了。

“那你也不能总这样躲着吧。”酒子任说他,“亲父子哪有那么大仇,你就愿意你儿子跟你以后就这么冷着处?”

不愿意啊!

谁特么能愿意自己儿子和别人亲近,和自己疏远?!

赵承安心里憋着难受,斜了酒子任一眼,要知道宁邦对两个干爹的态度,可比对他这个亲爹好多了。

一口一个干爹,叫的那个欢,却一口爹都不愿意看着他叫,被小妹逼急了,喊的时候,也会故意不看他。

赵承安只要一想,一颗心就哇凉哇凉的。

“宁邦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他现在就是和你闹气,”酒子任还在劝,“你这个当爹的,就不能主动哄着点?”

身为亲爹,真是越听越堵。

赵承安索性一咬牙,扯了缰绳,就往回走。

“我去看看。”

这才对嘛。

酒子任嘿嘿笑着,看赵承安驱马,颠颠的走向马车,觉得挺得意。

他外头朝一旁一直没说话的江城,扬着没嘚瑟,“怎么样,我这劝人的功夫,可以吧?”

江城点头,甚是真诚的朝他拱了拱手,“刮目相看。”

不知道为什么,江城这样,酒子任不仅没觉得舒爽,反有些说不出的...

背后凉凉的。

他斜眼看向江城,“不对啊,看安子和宁邦这样,你怎么不着急?”

这么说着酒子任更觉得有猫腻,他半侧过身子,看着他,“这不像你啊...我说,你不会又在憋坏吧?”

他说着怀疑的目光就递了过来。

江城呵呵一笑,冲他眨眨眼,一抖缰绳,蹿了出去。

“哎!你什么意思,你是不是干啥了。”酒子任驱马就追,嘴里一叠声儿的问着。

“江城!嘿!你别装听不见...”

“将军!”

这边酒子任和江城的官司,赵承安一无所知,他驱马靠近马车,朝裹着厚厚蓑衣的车夫做了个手势,一跃从马上跳下,稳稳落在车辕上。

马车肉眼可见的向下坠了一瞬,又很快恢复了平稳。车内的声音一顿,静了下来。

赵承安的马被张扬牵走,他则用手用力搓了搓几乎冻僵的脸,扫了扫身上的雪渣子。

随即吸了口气,敲了敲扣着的车门。

木门从里面被打开,赵承安一弯腰钻了进去,带着一身的寒气,半目的寒风。

虽然他一进门就飞快的反手关上了车门,又抵好了棉帘子,可在看见盖着被子的赵小妹和旁边的赵宁邦,还是被冷风激的打了个寒蝉时,涌上一丝内疚。

赵承安一顿,有点心疼,他背对着门,盘腿靠着门边坐了下来,正正抵住门缝。

“快回被子里盖着,外头冷。”赵承安朝宁邦催道。

赵宁邦拉着脸,看也没看赵承安,微微缩了缩脖子,坐了回去,拉着被子盖在身上。

“大哥,你也快过来些,盖上暖和暖和。”

赵小妹说着,半起身便要拉他。

“你快别动,好好盖着。”赵承安抬手阻止她,“我一身寒气,别凉着你们。”

“......”

“哼。”

赵小妹还未开口,那头赵宁邦扭着头,轻轻哼了一声。

“宁邦!”赵小妹瞪眼看他。

赵宁邦一下火气更大了,半边身子都扭了过去,还不过瘾似的重哼了一声。

“你...”

眼见着赵小妹似要训他,赵承安赶紧开口拦道,“小妹。”

“没事,你们盖严实些,我习惯了,不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