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10 章(1 / 2)

加入书签

210.

因着前方大胜,陇国退败议和的好消息, 这个上元节, 格外的热闹。

整个京城, 在这一夜, 漫是明亮的烛火, 街上到处都挂着明媚的灯笼, 将整个城街, 照的一片通明。

他们一行人分作两队,赵小妹和林同单独出了门。

赵承安虽然心里头有点酸溜溜的,到底没有做那从中作梗的封建大家长。

好好敲打着林同照顾好小妹,也就放他们出去了。

这样的节日, 自该放年轻的男女出去转转。

于是赵小妹和林同脱离大部队,而赵承安则带着余下的一群光棍们,出了门, 随着人流向昭和门移动。

每年的上元节,大禹的皇帝都会在昭和门的城楼上,挂上第一盏宫灯, 用钻木耳出的新火, 放飞第一只祈天灯。

祈愿来年风调雨顺,四海安平。

而同时,昭和门下, 也会搭上台子, 放上许多宫灯, 其中最好的三盏, 需要一路过关猜谜,由最后获胜的三人获得。

这会儿整个皇城都沐浴在灯火烛光中。

提着熠熠烛火的人群,在城中融城了一道道会移动的光流,璀璨又绚烂。

宁邦牵着自家爹爹的手,左顾右盼的张望着,只觉得一双眼睛都不够用了。

桑城往年上元节也有灯会,可是都不若这般,繁华热闹,灯笼也不如这里的精美华丽。

更别提那街上搭台子的民间艺人们,杂耍的、顶缸的,吐火的、唱戏的...

一路走下来,宁邦拉着他爹的手,一个劲儿的‘哇!’‘爹,你快看!’‘哇...’

赵承安含笑,随着他牵引的力道,在提灯的人群中缓缓移动着。

路上有各种各样的摊子,最多的便是各种形态不一的灯笼的摊子,普通的灯笼,可以买也可以猜谜,猜对了便能获得。

于是街上的摊子前都聚着不少人,有点学识的,免不了就想试试文采。

赵承安也应着节气,掏钱买了几盏灯,几个大老爷们,一人一盏花灯,赵宁邦手里的则是更好看一些的福灯。

他们的一行人,赵承安如剑出锋,酒子任如刀凌然,江城如风清透,便是张扬和朱志丹,也各有一番沉稳内敛。偏偏这样几个风格各异的男人,手中拎着一应的莲花灯,实在是过于显眼。

周围不少人好奇的朝他们看来,只是他们一行人却谁也没有放在心上。

越往昭和门的方向,人就越多了起来。

他们在靠近昭和门的方向寻了个站脚的地方,赵宁邦垫着脚,抻着脖子往前张望,一脸的好奇。

赵承安看了眼身前攒动的人群,将两人手中的花灯递给护在身侧的张扬。

“爹?”猛地被抽走了手中的灯笼,赵宁邦愣了一下。

赵承安揉了揉他的头,随后微微蹲下身子,一手扶着他的腰,一手箍着他的腿,不待他反应,便将人扶抱着坐在肩上。

“啊!”赵宁邦小小的惊呼一声,“爹?”

“能看到了么。”他笑着问。

赵宁邦眨了眨眼,看着身前清楚开阔的视野,“嗯。”

“那就坐好,爹爹抱着你看。”

“嗯。”他脸上的笑一下大了起来,稳稳当当的坐在赵承安的肩上。

“啧。”身边的酒子任不是滋味儿的啧了一声,对着这对腻歪人的父子投去复杂的眼神。

赵承安自然听到了酒子任酸兮兮的砸吧嘴,他扬着眉,很有些嘚瑟的觑他,“羡慕啊,羡慕你也生个。”

“......”

酒子任吊着眼皮呵了一声,“宁邦也是我儿子。”

“我是亲的。”

江城眼见着赵承安就要又飘起来了,他微微扬了扬唇,歪头看向宁邦,指着远处台子上,高高放着的三盏宫灯。

“宁邦,好看么?”

他今日去了戎装,一声书生的长衫儒服,衬的本就淡然风流,恣意潋滟的眉眼,越发的好看了。

他此时微微侧头,笑问的样子,更是惹的周围本就朝这边看来的姑娘们,越发的不着声色的靠近,就连男的看了,也要赞一句的。

赵宁邦早便看见了那三盏漂亮的宫灯,远远的看不真切,却依然能够一眼就让人看出不凡来。

“好看!”宁邦眼睛发亮,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灯笼。

于是江城笑的更飞扬了一些,带着点诱惑的口吻道,“想不想要?”

想!

赵宁邦抿着唇嘴上没说,脸上却掩饰不住的想要。

“宁邦想要的话,等下干爹去帮你赢来。”

“真的?!”

“当然。”江城说的平淡,却带着隐隐不可说的傲然,“那宁邦想不想要。”

“想!”

这一次他答的痛快了许多。

江城微微一笑,“那好,等下干爹去帮赢回来。”

这边说着,那边城楼上传来一阵鼓声。

身为战士的条件反射,在听间隆隆的擂鼓之声响起,几人便几不可见的挺直了脊背,一变刚才的放松恣意懒散之态。

腾腾的鼓声让昭和门下的百姓们渐渐安静了下来。

昭和门宽敞的城墙头上,一身玄色绣金朝服的老皇帝,头戴十二旒冕冠,缓步出现在城墙上,渐渐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随后在昭和城门前站定。

鼓声一歇,随后角号鸣响。

“呜——”

老皇帝在万众瞩目中,踩着早变架好的梯子,将由内侍端呈上来的宫灯,挑着,挂在了城楼檐下。

随后是七皇子亲手钻木出新火,然后由老皇帝引了火种,点燃放飞了第一盏祈天灯。

橘色的祈天灯在七皇子松手的瞬间,缓缓升空。

不少人默默的闭上了眼,随着宫灯的点燃,喃喃的倾诉祈求着新年的期愿。

直到那天灯,渐渐飞上天空,随风向着远处飘去,昭和门下安静的人群,才猛地爆发出一阵呼天的欢喝声。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禹万载康平——”

“来年丰收,四季安泰——”

“愿家和国泰,人事可全——”

“不打仗,吃饱饭,有钱花——”

“......”

各种各样的美好祈愿,各种各样的祝福,在众人的欢喝声中,不断的喊起,汇成一道别样壮阔的风景。

这样的景象,身在其中的时候才觉得格外的震撼。

赵承安看着那已经被风带远的天灯,似乎连带着无数美好的祈愿,一起飞上了天空。

祈愿仪式过后,百姓们渐渐的散开,有买了天灯,去远处放飞的,也有去河边放河灯的,更有许多人,在喧闹的街上流连。

“走吧,宁邦,我们去看看,你喜欢哪一盏。”

江城说着,不由分说的拉过了宁邦的手,不动声色的带着就往昭和门下的宫灯摊子而去。

赵承安才刚放下人,都还未言语呢,人转手就被江城带着往前走了。

“哈哈。”酒子任可乐非常,看着兴高采烈就跟着江城走了的宁邦,幸灾乐祸的拍了拍赵承安的肩,“亲的,哦?”

“哈哈哈哈...”

他一边笑,一边脚下生风的追了过去,徒留旁边闷笑的张扬朱志丹。

赵承安没辙的干瞪眼

......

宫灯的摊子前人狠多,这里的宫灯不售卖,必须要猜对谜题才能获得。

江城拉着赵宁邦的手,走到最中间的台子前,低头问道,“喜欢哪个?”

那最上面的宫灯,一盏富贵花灯,一盏玲珑鸟雀,还有一盏,是精致异常的八角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