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1 / 2)
日子似乎恢复从前,王老太住回了老大家,老/二家除了她亲儿子,其他就没了值得她惦记的,以前她时不时地还会上门,不知是不是因为前儿王大勇的顶撞,王老太自打重新回去住,一连半个月,都没往小儿子家去过半趟。
王大勇在家没呆几天,就接了活又出门了。
眼看着还有半个月就要开学了,苏秀兰拿出她哥寄的布给王来娣做身衣服开学穿,将将做好,就喊王来娣过来试。
“娘,我瞧这儿宽了点,得收进去些才好看。”
王来娣新衣服上身,掖着腰间那块冲她娘说。
苏秀兰咬下针线:“我特地放宽了,等会儿给你压两针,等明年你人高了,再把针放了。”
王来娣果然不再纠结,她捋着崭新的衣服高兴地不得了:“娘你做的真好看,我都没看见旁人穿过这样的花色,等我穿去学校,肯定有人问我哪买的?我就说是我舅舅从南边的城里寄回来的,就是县里都没有,只有大城市才有。”
苏秀兰:“上学时让你好好念书的,比吃比穿的哪还有什么心思学习,成绩比旁人好,穿什么人家都高看一眼。”
王来娣去挽她的胳膊,撒娇道:“娘我知道,我哪时候比吃比穿了,还不是娘你给做什么穿什么,我就是穿新衣服高兴,还是这样好看的新衣服!以后我要省着穿,不叫它糟蹋了。”
“娘,招娣的呢,给我看看呢,跟我的样式一样么?”
苏秀兰收好针线盒:“就做了你的,你们差的不多,我想着你穿一两年就小了,这么好的料子只穿两年太浪费了。”
王来娣“哦”了一声:“招娣不会生气吧?她现在可有主意着呢。”
“她还小呢,不在意这些,从小不是一直都是捡你的衣服穿?等她明年上学了,娘也给她做身新衣裳,这不上学天天在家玩,新衣服上身过不了半日就沾泥带土的,太糟蹋了!”
“娘,开学你不让她去念那个学前班?我听说大伯娘就让建武去呢?”
学前班其实就是幼儿园,说白了不就是领着孩子玩么,乡下地方,很少有人愿意花这大钱送一个啥也不懂的孩子去念这书,而且这学前班还不包在九年义务教育里,一学期要交快七百块钱的学费,所以王来娣也没念过,这里的孩子大多是到了年纪,直接送进了小学了,王家庄是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连书本费都不用出。
现在出这一遭,是因为这所乡村小学新换了校长,这校长原来在县里教书,退休回乡后又被她从前的学生——县里教育局长,返聘到家乡学校当校长。她听说了这里的学前班长期招不来学生,一个班都聚不齐五个孩子,便找了自己那位当官学生,争取了学费减免的政策,现在三百来块钱就能来念,这两天这老校长背着个小黑板,亲自到各个庄子上宣传,让村里的适龄孩子有条件的能去上学,比在家下河摸鱼网虾要强,不仅安全,而且这学前班也是教东西的,钱不白花。
三百块钱也是大钱,反正再多等一年,就能不花钱上学,下河摸鱼网虾又不花钱,农村人多的是把钱看的比命重的人,不过大概是她学生教的好,有个县里的长官学生,各庄的村长都帮着说话,以往只有这小学入学率算到村长的工作考核里去,哪家孩子到了年纪没送去,村长就赶上门来骂,至于这学不学前班的,才没人管这事儿。
现在不光王建武去念,听说王小亮姐弟都被动员了说要去。
“我想着要不然还是等明年直接上小学吧,这学前班,你以往也没上,也没妨碍什么。”
“娘,大伯家盖屋那砖钱还没给咱家吧?他家建武倒有钱去念书,咱家呢?”
王招娣很是不平衡。
当着女儿的面,苏秀兰不好多说什么:“你爹跟我说了,你大伯家上次上王雷雷家鱼塘抽水花了钱,也给咱家几亩地也一起顾上了,钱才要缓缓,都是一家人,还有,大人的事你一个小孩少插嘴,让人听见了,该说你小小年纪不敬重长辈了。”
“随他们说去!我又没说错!都没钱了那咋让建武上学的?净是瞎话,咱家盖屋借大伯家的钱,大伯娘倒是早早就来要了,头一个还的就是他家,还一家人呢?”
苏秀兰有点后悔以往啥事都在老大跟前说,现在这丫头半点没遮拦的,说话冲天冲地的,旁人还以为都是她教的呢。
“来娣,这些话可别在外头说,否管别的,你一个小辈,给人当侄女的,说长辈不好,人家头一个就是说你没规矩。这大人的事大人会想着法子解决,你说这些有啥用,你大伯会听你的还是你爹会听你的,你大伯是你爹的亲大哥,你几时看见你爹说你大伯不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