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 / 2)
萧璟得意道:“那有甚,入乡随俗,成日食那羊肉也有吃腻味的时候不是?”
“车里还有人?”陆泊宴看他敲了敲幕帘像是说给马车里的人听的。
“嗯,有人,走吧回去说”俞藴无声的叹了口气。
车里人自始没言语,陆泊宴也不好多问,不过自上次家里招贼以后,陆泊宴对进村子里的生人身份也更上心些了。
看着马车走远,村民们难免对着马车又是一番讨论,“驾车的一看就是官宦人家出来的郎君,能跟这样的人结识那陆小郎君可真是了不得喽!”
“诶呦唉,我说怎么看着眼熟嘛,这不就是去岁夏季去陆家买布匹的郎君吗。”
“陆家的布匹织工好,就年前那匹罗纹芍药图不知在县里惹了多少小娘子们争买呢。”
又一妇人凑过来,“嗨,说这些做什么,能挣钱那也是人家的手艺好,像咱们这些怕是连那纱线都摸不着,又哪能挣那份银钱!”
“可不是这么说的啊。”又一妇人道:“冯氏母女和梁家小娘子不是都去跟着学了吗,我在家里还琢磨着是不是带我闺女去问问呢?”
说陆家织工好的也起了心态“你真有意去问?”
“那可不,我家闺女是个乖巧的,就是不爱说话,我这做阿娘的也得为着她以后着想不是。”
这话一出旁的人也是各有心思了,穷家破户的一个十几岁的丫头小子就顶着家里的半个劳壮力,谁不知学了那织布的技艺家里的闺女以后就算是相婆家那也是能找好的,只是送闺女去学织布了家里的活计谁干,就算是学出来了以后那也是去帮衬婆家的,有些做阿娘也是免不得多了些私心了。
马车一直行到陆家大门口萧璟才撩起了幕帘:“阿姐,到了下车吧。”
一面容姣好身披毛边大氅的女子躬身从马车上下来,一身华衣环佩发带簪珠的女子从马车上下来,真真的是满身富贵气,陆泊宴不得不疑世族户都这么有钱?
知是萧璟他阿姐陆泊宴颔首一礼,把人让到堂屋又去织房叫了陆母和阿现出来。
前几日瓦进父子就把织机做出来了,看木头还有剩的父子俩就晚走了会用剩余的木头做出了几把圆凳,手艺那是没的说都是用的榫卯衔接特别结实耐用,有了几张圆凳陆家堂屋的几把低矮竹椅这才被换了下来。
陆母进屋待客陆泊宴就去了灶房烧水,阿现见来的都是熟人进了灶房问陆小郎眼看就要中午了用不用给他们备上饭食,陆泊宴想也不想就说不用。
萧璟他阿姐在家排行老大家中呼称萧大娘,萧大娘同光州姚军州事也是知州家的长子订有亲事,亲事眼看也近了,只是这萧二娘的嫁衣却一直没有着落,家里手工巧的绣娘也做出了成衣只是萧大娘挑来挑去也没个入眼的。
萧大娘没有称心的嫁衣她阿娘萧夫人也自是跟着着急上火,一时着急上火的就想起上次萧璟带回来的那匹布了,那匹布样好看萧大娘一直没舍得裁剪说是要留着当作嫁妆的,即是好看又得大娘的心意不如就看那那织娘能否纺织出大娘想要的嫁衣。
古代女子嫁娶的嫁衣大多是自己一针一线自作而成,主要也是为了在成亲当天让宾客门看到自己做的针线活有多好自己是个多么手巧贤惠的,做的好的也是能让夫家人觉得长脸面了。
这话说的也都是贫民百姓家的事了,像萧家这样的世族大家出来的闺阁之女又有哪个是真的碰过针线的,左不过都是婢子绣娘给提前备好的。
陆母听了萧璟他阿姐的来意也是颇有些为难,这织花和刺绣可是完全不同,刺绣想要赶工不过是多些人手就好,可织机就不一样了,不说需要的花图还没有定好,就说这嫁衣的布料普通罗文缎文布面恐是不行的,萧家家世摆在那里要说配得上的也只能是更加华美富丽的织锦了。
萧璟也知道此事为难陆母了,只成亲是个大喜的事,他不想阿姐成亲连个满意的嫁衣都没有,只能在此拜托陆母了。
陆母看他们姐弟关系如此之好也就为难的接下了,只把萧大娘带进了织房商询想要的图样和花式了。
织房新添了一条织机所剩余空间不大,女子们商议的事情俞藴和萧璟也自知无趣索性两人也就在廊下等了。
廊下的屋门边上放着两个担筐,担筐上面盖了层麻布起先萧璟并未注意。
陆泊宴去烧茶水了余下两人萧璟又是个不见外的就手痒起来摸摸这个碰碰那个,看到麻布也要撩起来看了看。
俞藴见萧璟定在门边一脸尬然,问他是不是给人家碰坏了什么东西?
萧璟挪不开眼珠的正色反问:“俞兄,你说陆家人的胆子怎么就那般大呢?”
“呵,这话可不该是出自你口的,有你在这,谁的胆子又敢跟你比?”
“不,跟陆家人相比在下也只能甘拜下风了。”
俞藴一脸不齿,“不想去给自己阿姐送亲反而有胆量想跑去洛阳看牡丹节的人不正是你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