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放过戚家(2 / 2)

加入书签

“求靖王殿下放过戚家。”戚舒仍然固执。

闻言,对方顿时换了冰冷的神色,沉声问道:“你凭什么?”

听到这阴冷的话,她抬起头来注视着对方阴沉的面孔,感觉自己瞬间就离了她千万里远。

“我原以为戚二小姐是一个明事理的人,但是现在结果看来,你真是令本王失望。”靖王恢复了最初的冷漠,“戚氏被你母亲如此纵容,戚家的少主、戚氏的胞姐又是那样一副德行。就那样的德行,还整天唯恐天下不乱地去巴结燕王。本王看在与戚相亲近多年的份上,没有追究她们的过错。戚氏他竟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当朝皇帝、本王的母皇的面下行刺本王。戚舒,这换做是你,你拿什么去原谅如此大胆放肆的男子?”

戚舒被她的威严震慑到了,趴在地上微微颤抖,她以为自己那般委身,她就会愿意为了她放过戚家和大弟弟的。而且她不是想要皇位吗?母亲如此崇高的身份,德高望重的两朝元老,她如果不计前嫌,她们联手是可以得到她想要的东西的,为什么她不愿意呢?

垂头看了一眼瘫倒在地如同死狗一样的女子,靖王继续道:“如果说本王以前还对戚家姐弟存在着一丝幻想,觉得她们可能有朝一日会迷途知返,放弃笼络燕王。但是经过昨天的宫宴以后,抱歉,本王不想再有这个耐心,不想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两个不成器的身上。至于你母亲,她的态度已经不重要了。本王也不想再花费时间跟她再联盟。戚舒,不要以为没有你们右相府,本王就会一无所有。如果本王失去右相府的撑持,真的就会失去一切的话,你母亲当年也不会选择抛却云箫太女,选择本王吧?”

闻言,戚舒急忙撑起头来,替母亲辩解道:“不——靖王殿下,母亲并没有想抛却王殿的意思,母亲只是想让大弟弟对燕王死心,才做出了那样一个决定。王殿,母亲对你是一片衷心,你不能这样对待戚氏一族。”

靖王看着眼前不自量力的女子,冷笑不言。

戚舒见她愿意给她机会让她辩解,急忙道:“请靖王殿下想一想,这么多年来母亲都是为了王殿的上位之路而铺路,周旋于太女和燕王之间,母亲怎么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候选择抛却王殿,再去选择结交别的藩王皇女呢?母亲除了靖王殿下之外,根本没有和任甚一个藩王皇女有来往,母亲是一心一意想让靖王殿下上位的啊。而且母亲知道靖王殿下当年势单力薄,是可造之材,所以才抛却了前太女选择王殿,怎么可能这么多年过去,到现在这个太女身死、燕王失势的节骨眼儿上,放弃王殿再去选别的人?母亲在靖王殿下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怎么可能让她再有心思去选择别人?母亲不过是想让大弟弟知难而退,说是要在宫宴上给她择媳,只不过是为了让他能够对燕王死心。况且母亲和谁结交,能够比和靖王殿下结交最终得到的好处多?拥护沂王殿下的中立党,不也逐渐被靖王殿下所收服吗?”

听到这话,靖王神色一凛,侧目斜睨着她:“你竟然知道这个?”

她的目光此时充满了惊奇和敬佩,不愧是那个老狐狸所选中的继承人啊,竟然连她私底下的动作都知道得这么清楚。只是可惜了,这个女子情商有点低,又不似一般女子那般豪爽,想让她继承下一任戚相的官职,她又觉得不合适。不过,老狐狸家的那个大女儿更是糊涂虫一条,竟然一直巴结着凤昀熙那个注定失败的家伙,想想她就很不爽。

见话说到了这个地步,戚舒也不再隐瞒,回答道:“知道一点。在我出门的时候,母亲告知靖王殿下送我回来以后,去了御史中丞陆锦虞的家,所以我就猜到了。京城之中,也只有御史中丞姓陆,王殿能够冒名顶替陆家的四女儿陆慕,更不怕被楚嘉追查,想必一定和陆家主有了联系。”

闻言,靖王笑意盈盈地看着她,上前将她扶了起来,然后亲昵地拍了拍她的脸颊,笑道:“看来本王又小瞧我们的小才女了。没错,陆锦虞不仅在这一块能够帮助我,而且昨晚的宫宴上,她还帮本王送了一副太女朝服合画像,给燕王和戚家的大公子。本王现在就看凤昀熙有没有这个本事,把你的大弟弟娶进燕王府了。”

见她一意孤行,戚舒急忙上前道:“王殿既然知道母亲的心思,就不要让母亲再忧心了。小臣知道这般为家族着想为难靖王殿下,让王殿很不高兴,但是……”

靖王摆摆手,打断了她的下文,然后眉开眼笑地看着她,问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戚舒,你想当下一朝的右相卿吗?”

“王殿!”她惊呼,根本没有想到对方会突然问出这样一个问题来,“我,不是……现在的问题是王殿不能和母亲……”

“你想当吗?”对方没有在之前的问题上跟她再作纠缠,认真地看着她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