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2)
十八章
来的人手臂还吊着,屋里的几人都站了起来,“怎么这么快?”萧思远早就计算过,钱塘一带并不是海寇的大本营,此地离舟山行船也需一整日,他们下午损失惨重,没有援军,怎敢轻易再犯。
可当他站在城楼上,看到远处渐渐逼近的火龙时,质疑全部变成了不得不承认的危机。
“丁兄,把青壮劳力全部拉出来。”萧思远面色凝重。
“我这就去办。”丁崇古莫名对这个自称萧公子的年轻人信任无比。西北萧氏,国之柱石,有萧家的人在,这座城,或许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你要做什么?”陈继乾已经极力委婉地表达他对萧思远胡闹的质疑。
“做什么?分派人手护城,祖宗,你不帮忙也别捣乱。”
丁崇古用最快的速度集合了所有人,他手下的那群弟兄,在闹事后边跑边打,并不缺实战经验。现在最棘手的是最近到来的这些灾民。
萧思远忽悠人还是很有一套的,并没有迂腐地讲什么壮志豪情,保家卫国。直截了当地表示,愿意护城的,粮食优先,城在人在,城亡,下午的惨景便是预演。
至于说出城逃命的,萧思远直接让人上到城楼,外面黑压压的进犯之敌。出城只会死的更快。
马啸刀鸣,血肉模糊,空气中还回荡着阵阵血腥气,萧思远长刀出鞘,“愿意一战的,出列。”
人群躁动,有退缩的,有质问你凭什么分派粮食的。
陈继乾原本站在靠边的角落,此时他走到人群的最前方,瘦削的肩背异常挺直,一语未发,却似标枪扎进人心。
丁崇古紧接着也向前几步,接着是更多的人选择向前。
“好,河工出身的站左,猎户出身的站右,种田的中间,经商的靠后站。”
人群迅速分离,萧思远继续发令,“江阳武器库,一应俱全,保存良好,猎户配弓弩箭矢,河工投石击敌,农户运送器具。最后,当过兵的向前。”
人群中挤出几个男人,个个衣衫褴褛,有一个甚至只有一条胳膊。
但这些人或黝黑或黄瘦的脸上,一对眸子却个个发亮,残疾男人扯着嗓子吼道:“萧家军骠骑将军麾下斥候营韩十六到。”
“好,你们现在是十夫长,领兵行动。”
大敌当前,任凭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也难能想的周全。可有种人,天生对领兵有一种天赋,他让人信任,又果决勇毅。萧思远无疑就是这种天生的将才。
人群迅速开始行动,登城防备,运输物资,组织人员,并非训练有素,只是头悬利剑,只能殊死一搏。
事后,陈继乾问过萧思远:“你怎么知道江阳武器库还有武备?”
萧思远答:“猜的。”
连萧思远自己都想不明白,那时的自己哪来的轻狂和自信,没领过兵,连仗都没打过。热血上头,就敢振臂一呼,领着一群连败兵游勇都算不上的老弱病残对抗装备武力远胜己方数倍的海寇。
事实证明,萧思远前二十年的运气果然不差。
江阳县武备库果然配备了充足的武器。第一批武器在海寇大军逼临城下时险险被送达城头。强风裹挟着水腥味,疯狂地抽打伫立城头迎战的萧思远。
他所有的淡定都是伪装的,他不知道这些几乎一辈子都没见过人血的老实人们能不能挺过大军压境的强大压迫感,会不会在两军初初交战的时刻崩溃。守城的口子一旦被撕开,等待的将是一溃千里。
他站在最前方,手中长剑已经换成快刀,对手攻势猛烈如虎,他紧握刀柄,将刀柄下压:“射!”
强攻劲弩,顽石砖块,只要是能往人身上招呼的,现在都夹杂着怒火砸向第一波登城的贼人。
钱塘江阳城一地在前朝末年世家各方混战时,曾是方氏的割据地,城墙修得高大,一切配置皆是为拒敌而修建。最关键的是它的地势,易守难攻,这座城本就是个军事要地。
海寇擅长海战游击,攻城战打得也算稀松,全凭钩索和轻功好往上硬攻。
萧思远粗粗统计,这座城里,男女老少全算上大概有一万人。虽然青壮年不到一半,但凭借这座城的地势和这些废置的武器,守住这座城,不算全然的异想天开。
城头排开的强弩,箭矢从开战就未停过,猎户的准头本就和训练有素的士兵之间有差距,更何况是在这种生死关头,手能不发抖握住弓弦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