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剑门关大捷(2 / 2)
十六人组成方阵,前面四人拿着盾牌,后面三排的士兵,各拿着超过三米的长枪。看敌人冲锋,长枪向前推进,一方面抵挡攻击,另一方面也起到防御作用。
因为高度原因,长枪击中的全是战马。战马又不会抵挡,被刺伤后会把主人摔落在地。此时有步兵趁机过去收割他们性命。
知道地面作战不是他们优势,木铎只能铁了心用战马冲锋,希望能冲出一条血路来。
方阵偶尔被冲破,又很快聚散,即使木铎前进一步,前面还有方阵。
霍乘风骑着马从山上奔下,长枪舞动,如入无人之境,无人可以挡住他。
很快追到木铎身边,和他来一次交锋。
木铎作为伊雅的儿子,一手弯刀绝不逊色他的父亲,使得虎虎生风,野蛮有劲。
几个起落躲闪,双方也都奈何不了对方。
擒贼先擒王,若是能抓住霍乘风,败局立刻能扭转,抱着破釜沉舟的信念,木铎越攻越勇,一直攻击。
霍乘风被动格挡,他心知僵持不是办法,故意露出一个破绽,把脖子超前伸去。
木铎果然上当,他急不可耐举刀想要割下对手头颅。
一个躲闪,霍乘风手中长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捅进木铎心脏。
临死前,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惊讶的表情,也是,他以为胜利的天平是往他这边倾斜。
没有首领带着的匈奴像无头苍蝇般乱窜,很快全被霍家军收拾掉。和之前一样,霍乘风不准备再犯父亲犯下的错误,下令将俘虏全部掩埋。
打扫完战场,霍乘风撤出剑门关,在山谷外面扎营,他相信,伊雅肯定会再派兵过来。于此同时,按他们先前约好,霍乘宇送来粮草。
霍乘风的又一个胜利没能让朝廷有半分高兴,他们刚刚得到消息,派去渭城的十万大军刚到,疲劳之师,即被伏击,乱战中,熊鹏将军战死,夏行带着一小部分士兵逃走。
他带领着剩下士兵也不敢和吴添大军交战,只好写信回来请求支援。
朝中大臣又开始新一轮讨论。
能够算好时间,等着熊鹏,恐怕朝中军中也有吴添的人。
要不要再派兵增援,派多少合适,重新找个将军挂帅,还是让夏行带军。
大臣各个都有想法,争论不休。倒是左右丞相,全是不发一言。
李勤不说话还是那个原因,司明珏看他不爽。
而冯誉不说则是因为。
自霍乘风上战场,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即使他战绩卓绝。可战场上刀剑无眼,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丧命。他刚刚收到消息,霍家军围歼匈奴四万。
庆幸他没事,又在想他若是在渭城,朝廷大军比不会狼狈逃窜。
朝廷大军共有二十万,其中五万是用来维护京师安全,绝对不会调离,而熊鹏先前带走十万,霍乘风也带走五千,即使再派兵,能调动的也不过是只有四万五千人。加上夏行带走的兵,按他信中透露,只有两万兵,要跟吴添的八万大军对上,也够呛。
除非,衡阳王也出兵一同抵抗。
但衡阳王自吴添起兵以来,一点动静都没有,甚至连司明珏写的密报都没有用,恐怕早已和吴添勾结也一起。
吴添打出的旗号也是有利于他。更何况,司明琒年长司明珏十岁,在司明飞打天下时,他母亲为司明飞生下长子司明琒,而司明飞正妻当时膝下一个孩子也没有,他一直是以继承人自居,到后来腾国新立,本以为太子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没想到先皇后以四十五岁的高龄,说什么也要为司明飞产下嫡子。
自古规矩都是立嫡不立长,从此,太子之位与他无缘。而司明琒和司明珏之间也无半分情谊。
大臣们你一嘴我一嘴没讨论出一个结果。
霍澜冰坐在高位上,看着底下吵吵嚷嚷,虽然不想趟浑水,此刻也容不得她。她下命令。
“本宫命羽林军副统领柳欢挂帅,带兵四万与夏行将军会合,对抗吴添。”
大臣面面相觑,无法接受,奈何司明珏不讲话,他们不敢提出异议。</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