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章(2 / 2)

加入书签

“你醒了。”妇人笑,拿起一碗药汤,“趁热喝了它散寒气,不然小病成大病就不好了。”

金秋惊讶的接了药,环顾四下,这是一间十分清简的竹舍,窗前有个炉子正煮着药,空地上放着桌椅和几册旧书本,窗外一片郁郁竹林,瘦驴正在外面嚼着青草。

金秋紧张道:“我的驴子”

那妇人说:“这里是薛家村,你在我们的书塾里面,薛小雄那孩子偷了你的驴子害你落下山,我们说过他了。”

妇人叫了一声,一个眼泪汪汪的脏孩子怯怯的走进来,两手捂着肿了的屁股。

薛小雄哭道:“对不起,大妈大姐,我想进湛先生的,可是没有钱也没有别的东西能给先生,就,就去偷你的驴子我不知道会害死人的。”

妇人对金秋说:“我夫君在薛家村办了一个义学,教这里的孩子识字明理。我们没有什么钱,这书塾是薛家村的人出力出物建的,算作是孩子的学费。你别生气,薛小雄这个孩子也是可怜,他爹十年前新婚就被征去跟大将军打仗,他娘后来病死了,薛小雄就成了孤儿,在薛家村吃百家饭长大。”

金秋可怜薛小雄没有亲人,说:“不怪他了。”

薛小雄连忙跪下谢金秋,“大姐好人!”

金秋笑了一笑。这时听到外面冒出一声:“湛先生,夫人,有差爷到!”

金秋刹时变了

脸色。

湛夫人走出去,外面传来一个清朗的男声,“有什么事?”

官差尊敬道:“湛先生,银州一个逃犯逃回了老家汤城,逃犯是个花白头发的女子,其实年纪不大,本名金秋,本是屠狗巷金战大侠的女儿,在银州杀夫后和连杀二人的同伙屠铁匠越狱逃走,屠铁匠已经身死,金氏昨日回汤城祖屋后又跑了。”

湛夫人道:“咦”

湛先生说:“没有见过,薛家村偏僻,那个女子不容易进到这里来。薛家村没来陌生人。”

官差道:“麻烦湛先生帮忙通知村民,若见到这逃犯通报给我们。”

湛先生道:“我还要上课,便不久留各位了。”

官差离开。门外迈进一个温文和气的中年男子,穿着书生长衫,留着长须,双目精炼有神。他注视金秋道:“你是金大侠的女儿?”

湛夫人惊道:“那不是夫君恩人的女儿吗?你怎么杀夫了?”

湛先生低头对孩童说:“薛小雄,这个姑娘是好人,今日的事你不说出去一个字,我就收你做学生。”

薛小雄极是高兴,当即发誓了蹦着跑出去。

湛夫人担心道:“夫君,可她杀了人”

金秋惊恐的望着他们。

湛先生说:“屠铁匠和金大侠都是义士,他舍身救金姑娘,其中必有冤情,表面上的声势,我们也不必太相信。”

他和蔼道:“金姑娘,你爹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这穷书生年轻赶考时遇到强盗,是你爹出手救了我性命,也没有提回报便走了,若没有金战解救,便没有我湛其道的今日。”他叹气,“我后来考中做官想要报恩,但你爹跟其他两位结拜的大侠行踪不定,我一直没有找到他,后来听说你爹兄弟三人救大将军回国,金大侠隐瞒伤势回国身亡,唉我再没机会偿还恩情了。”

“后来我厌恶官场上的党派斗争,辞官归隐,和我妻子四处游历,去汤城的屠狗巷吊祭故人,在汤城外偶然进入了薛家村,发现这里很是贫困,没有一个人识字,我想这里也在金大侠家乡里,带这里的孩子识字读书、教化村中风俗,也是报答金大侠的恩义了,便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些。”

金秋怯声:“祭日打扫我家、放花的是你们?”

湛其道点头。

金秋哑声:“你们还记得我爹。谢谢你们没有把我交出去,”

夫妻对望,湛其道脸色复杂,疑问道:“你不是和恩人二哥的独子结亲了吗?我并没听到寒公子出事。”

金秋不想提寒氏,只说:“我没嫁他,嫁给怀家的大公子。”

湛其道皱眉,“听说怀大人贪污被抄家,怀家被革去功名,已经没落了。”

金秋便讲了过去的事情,讲了成为逃犯的前因后果,湛夫人听得直是落泪,抱住金秋道:“命苦的孩子!我看你发色面相,你还以为你跟我一般年纪可怜!受这些折磨。”

湛其道满面哀痛,“恩义后境遇如此,怎不令人寒心?”

湛其道说:“金秋。我这里收容你,过去的苦难已是翻过去的书页,不过村子里粗衣淡食,生活并不算好,在我书塾里重新开始,你可愿意?”

金秋愣怔半晌,不敢相信。

“爹爹在天有灵”她下床跪下,感动的朝湛其道夫妇磕头,“谢谢先生夫人好心!我会干活!我会做饭洗衣,做家务!”

湛其道怜惜去扶金秋:“你便隐了真实姓名,叫阿金便好吧”

不料他的手刚要碰到金秋,金秋猛然退缩,抱头失声:“别打我!”

湛其道愣住,金秋发抖,避开男人,只向湛夫人靠近。

“这”

湛夫人扶金秋却是没事,她关心道:“你湛叔叔怎会去伤害你?你怎么误会了?”

金秋战栗道:“我我怕男人动手,不,不喜欢。今天才见到湛叔叔,我我不知道。”

湛其道满面悲然,往后退去。湛夫人拭泪,“所幸我们书塾里还都是小孩子,没有多少男人,你现在这样也不能干多的活了,就去厨房做饭吧,也不用见外面的人,每天只有从门口拿乡亲们给的菜米便好了。到好了些再干别的事。”

金秋感谢不已。

湛夫人送了新衣服,安排厨房旁的小屋给金秋一个人。金秋有一个住处,她收放了乌金剑,终于可以安然睡下。

第二天大清早金秋便起来去厨房做饭干活,在耳畔听着小孩子们清亮稚嫩的读书声,郁郁竹林沙沙响动。薛家村的书塾虽是简陋,却有清风入怀、山花芬芳,金秋不再忧虑惧怕,往后自食其力做着本分,渐渐心中升起安心和欣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