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章 献策(2 / 2)

加入书签

"这两个不省心的兔崽子。贪赃都贪到振灾银两上了。"皇帝愤怒道。

"陛下,消气消气,两位王爷还年轻,再磨砺磨砺就好了。"

"这两个在朝廷上明争暗斗,搅个昏天暗地,没个节制。平日还好,可这种特殊的关乎老百姓生死存亡的时候就应该同仇敌忾一同应对,哪能再继续这样窝里斗。不省心。"皇帝叹了一口气。

"陛下这些天是操心天南的旱灾,没日没夜的。奴才看了都心疼,为了这......百姓们陛下您也要好好保养身子。"李玉说道。

"罢了,罢了。"皇帝又继续批阅奏章。

皇帝批阅完一本奏章,拿起了另一本。这字迹工整,好像......是自己那个默默无闻的八儿子的手笔。他不是一向不写奏章吗,连在工部做事汇报折子一向都是由工部其余的官员代劳的。怎么这个时候一反常态呢。

"哎,看看吧。"皇帝说罢拿起周淳的折子,仔细的批阅起来,毕竟难得。

批阅着批阅着 ,皇帝的表情明显变了,从惊奇到深思,又再加了几分疑问。他这时候写这封奏章是要做什么,他是不是也有了别的心思。

帝王的天性就是多疑,一个人就算是单纯的想做什么,帝王也会怀疑这背后有没有算计和别的考量,大多数时候,连自己的骨肉血亲都不例外。做一个合格的帝王首先要狠的下心来,破除自己路上的绊脚石。再者下手的时机更要把握好,不出手则以,出手就一击必中,快准狠,绝不手下留情。

且说皇帝见了周淳的奏章,开始渐渐回忆起自己这个儿子的情况,他却发现自己的记忆里这个儿子实在低调,几乎快要叫人给忘记了。曾经似乎也和老三老四一样在自己面前表现,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沉默了下去,李淑仪去世后他似乎就更加的默默无闻下去了,出了各个节日的家宴,就很难见到他的影子。

对周淳有什么特别的才华,皇帝是真的没有什么了解。可正是这样,现在才越发的惊讶和不可置信,自己的这个儿子能写一篇这样的奏章出来。如果.....那么就不得不承认他值得让人另眼相待了。

"陛下。"李玉看见皇帝似乎愣了神,出言提醒道。

"李玉啊。"

"奴才在。"

"你对老八有个什么了解"

"八王爷奴才的映象里,八王爷安静本分,很少进宫来。好像小时候还挺聪慧的,后来.....不知怎么就变得愚笨了起来,陛下"

"难怪,他倒是一个心机深沉的。"

"陛下!"李玉连忙跪下请罪。

"起来,关你什么事。他这般也是难怪。这一出手就把朕这些天的大难事给解决了,这可是好本事。"皇帝的脸上看不出是喜是怒。"算了,一直这样默默无闻的,突然破天荒上了这个折子,姑且也有可能真的是关心......百姓就这样吧。去叫人把他给我叫来,再请王阁老也来。"</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