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 / 2)
“静嘉,想什么呢?走了。”
朝元打断了静嘉的胡思乱想,有些尴尬地朝察合行礼,静嘉随着朝元退出了门。
“朝元,你跟公主说了什么?”
“你不是在旁边听着吗?”
“我……当时突然想到了……一个好笑的事,就没注意。”
“啥好笑的事啊?咋没见你笑?”
“我……笑出来多不礼貌。你快说你讲了啥?”
“无非是报纸的事情,也没啥。”
“……那你也讲嘛,万一下回我见公主,她……”
“你脑子想什么呢?你还想……嗯?”
“嗯?”
“嗯?”朝元加重了语气,朝静嘉挑了两下眉。
静嘉也不知道为何自己会有一点心虚,低下头,避开朝元的目光,咽了咽口水道:“好朝元,你还是对我说吧。”
“嗯,说就说,”朝元收回目光,煞有介事地看了静嘉一眼:“我们想雇人写稿,并且派专人打探奇闻异事写成报道。”
“奇闻异事?那打听的人,不是捕风捉影吗?”
“你这话说的。我们报道肯定是报道有价值的,比如什么英雄访谈,什么当代孝子,什么劳动模范啥的。要引导社会和谐发展。”
“啥……英雄坊……啥?”
“就是,问问英雄啊、孝子啊、勤奋劳作的人啊——你们的过去是什么样的?你们对过去的感悟是什么?有什么话想对广大看官说的?这样一来,不就让大家学做英雄孝子,勤俭踏实劳作了吗?”
“哦……哦……”静嘉想了想:“但你这个,也未必就能让懒汉下田。”
“当然未必。只要能让所有人都瞧不起懒汉,我就算成功了。”
“哦……”静嘉又想了想:“可是……”
“别可是了,你今天是不是不想学曲了?”朝元受不了静嘉,一句话顶上来。
“额……”静嘉果然住了嘴,连忙道:“要学,要学的,自然是要学的。”
想到昨天自己唱得惨不忍睹的样子,静嘉有些懊恼——为什么察合只两遍,就唱得那样好了,自己唱二十遍,却只还是刚刚唱会。察合昨日唱曲的样子又浮现在自己眼前,心上又是顿顿一痛——好么,那和
亲蒙古的事儿,倒又给勾起来了。
静嘉甚至可以想象,察合和亲的样子。就像听朝元讲什么《聊斋志异》一样,越是害怕,却越是想听。今日里,越是不想面对,却越是放不下。
老天呐!真叫人发愁啊……
“快走啊,看什么云彩呢?”朝元的声音有些欠欠的。
“唔……你看,那片云像不像被咬掉一口的苹果。”静嘉随手一指。
朝元顺着她的手指望上去,见一坨白云的右上角缺了一块,还真的有点像苹果。
十二年,恍若隔世一般。
克夷门。
兀鲁台蹲在草丛里,一动不动,其他西夏的军士也如他一般,林中一片死寂。
克夷门的地势狭长,两边是高绝巘壁,中间可作通路,两侧是茂密的丛林。
此刻,夏军正埋伏在两侧的丛林里,准备给赳赳的蒙古大军来个迎头痛击。
不多时,一队人马进入兀鲁台的视线。
兀鲁台抓着弓的手攥紧了。
那队人马看上去很是机敏,他们探头探脑地走了一阵子,又打马返回。
嵬名令公的脸庞上浮出一抹微笑——便是了——这便要来了。
不多时,远处便传来隆隆行军之声。
“搭箭。”
兀鲁台听见命令,抽出一只箭,搭在弓上。
那些人走近了。
兀鲁台的胸腔似乎有一股浊气,压得自己有些使不上劲,他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哐咚——哐咚——
有细汗从头皮里渗出来。
“准备。”
兀鲁台拉开弓——那些传闻中的蒙古人似乎近在咫尺,兀鲁台提醒自己稳住。这时嵬名令公大喝一声:“放箭!”
放箭
放箭
千万支箭汇成箭雨,瀑布一般地倾泻而来。中了埋伏的蒙古军士还来不及多做反应,便立时倒地而亡。
一通箭雨下来,蒙古人已是损失了小半。
那被护卫团团围住的蒙古将领此刻有些慌张,但仍指挥着军士们稳住阵型。嵬名令公见状,一声令下:“杀!”
杀——
山谷中杀声呼天啸地而来,西夏军士个个挺胸凸肚,如潮水般,****——从密林里杀出。
两军相接,杀声震天。
那蒙古将领已是急红了眼,忙不迭指挥军士接战,但毫无防备蒙古军士哪里来得及反应,不过须臾,就有蒙古军士成排倒下。
嵬名令公看到这幅场景,攥紧了拳头,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好。”
兀鲁台翻身上马,冲进蒙古军阵。
自己的父亲,曾在仁宗朝大战过蒙古人,那时候蒙古人被杀得落花流水,铩羽而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