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Chapter 3(1 / 2)

加入书签

九月秋老虎。

天花板上的吊扇不停地转着,教室里的热气此起彼伏。

下午自习课,曾鸣走进教室。

“先把手头上的事情放下。今天我们开个简短的班会。”

正埋头写作业的人闻声放下手里的笔,抬头看向讲台。

“月考安排出来了。考三天,时间定在了下个星期的周五周六周日。”

不出意料,底下哀声一片。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这是你们分科后的第一次考试,对于你们来说应该还是挺有纪念意义的。”

“老师,下个星期的周末正好是31号啊。那我们国庆怎么放假?”

“是啊老师。国庆我们有几天假啊?”

“还有中秋节,老师!”

对于学生来说,比起考试更值得关心的是放假的事情。

曾鸣一脸无语地说道,“嘿,我说你们怎么就不问问考试的事情?”

“只有放假才是我们考试的动力!”不知道是谁吼了一句。

“中秋节你们就一天假。国庆你们有三天假,月考一考完就放。不过三号晚上是要回学校上晚自习的。”

高中生和初中生的不同就在于,高中生是从来没有拥有过一个完整的假期的。

曾鸣交代完事情就叫了班长肖明皓到讲台上守自习。

他一走,全班又开始窸窸窣窣说起话来。班长坐讲台上也就是一摆设,索性也不管。

“欸,里夏。我们还剩几天考试啊?”姚歆转头问同桌。

陈里夏掐指一算,回答,“今天星期五。除了今天,还有6天。”

“那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下礼拜二。”

中秋节一过,很快就到了月考的前一天。

为了方便查找,曾鸣把考场安排表贴在了教室后面的墙上。所有的人都被随机分配到各个考场。

陈里夏趴在墙上,将自己的考场号和各科考试时间都记在纸上。

姚歆问她,“里夏,你在哪个班考?”

“十三考场,(12)班。”陈里夏看了眼手里的白纸,说。

姚歆说,“欸,梁亦泽好像就在你旁边那个考场。”

“你呢?”

姚歆找到自己的名字,说,“(24)班。我去,我得爬三天的顶楼啊。”

陈里夏一笑,叫住从旁边走过的周远安,“周远安,姚歆叫你明天背她上顶楼考试。”

周远安随即答应,笑说,“好啊。明天我背你上顶楼。”

“行啊。明天在我家门口等我。”

“好,我给你带早餐。你想吃什么?”

眼前的这对小情侣又要开始秀秀秀了。

陈里夏听着他们的日常对话,抖了一地的鸡皮疙瘩,赶紧离他们远一点。

第二天早上,陈里夏被六点二十的闹钟叫醒。洗漱完后,准备再背几遍考试范围内的古诗词。

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这题占了五分,说多不多,说少呢又不能小瞧它。

这么努力背古诗词,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如果这五分不能全拿到,邓元老会叫学生把错了的题连带全文每篇抄十遍。

抄五言绝句倒还好,但如果碰到《滕王阁序》这样文章,那估计抄两遍就要歇菜了。

在学校门口的沙县小吃吃完一碗馄饨后,陈里夏走在学校的主干道上,手里还攥着一本高中必背古诗词。

梁亦泽走在她的身后,叫了好几声也没应。他大步走上前,便听见陈里夏嘴里念念有词。

他见她这么认真,突然伸手扯了扯她的马尾。

陈里夏眉头一皱,抬头就想说点什么。

结果在看到梁亦泽的脸的时候,刚到嘴边的话都被硬生生地吞进肚子里。

你长得好看,我原谅你刚才那个幼稚的行为。

高二已经过去了一个月,陈里夏和梁亦泽其实都还不能算很熟悉。相比许朝阳这个话痨,梁亦泽的话显得就不多。

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许朝阳在吧啦吧啦没个停,无聊的时候扯扯陈里夏的头发,和姚歆耍耍嘴皮子。而梁亦泽和周远安一般就坐旁边听着他吹牛皮,偶尔忍不住了,插几句话怼怼他。

“背语文?”梁亦泽瞥见她手里的小册子,问道。

陈里夏晃了晃手里的册子,说,“嗯,《滕王阁序》我还不太熟。你背完了?”

梁亦泽“嗯”了一声。

“你还挺快的。但是我也没怎么听见你背语文啊。”

“嗯?早读的时候我看你好像都在睡觉?”

陈里夏捂嘴,假装咳嗽想要掩饰尴尬。

“那我考你一句。渔舟唱晚的后边。”

“响穷彭蠡之滨。”

“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

“这么厉害?”

“嗯,我早读课又不睡觉。”

嘿,敢情在你眼里我就是天天睡觉的人?

两个人并肩走着,陈里夏的身高也就只到梁亦泽的肩膀那儿。这身高差莫名很和谐。

女生注意到这一点,心里美滋滋的。

站在高二(12)班门口,陈里夏和梁亦泽分道扬镳。

梁亦泽随后就消失在了隔壁(11)班的门口。

八点开始考第一场,语文。教室里的位置已经坐了不少人,就只剩三四个位子还没来人。她不经意往讲台上一瞥,监考的竟然是杨冰。

陈里夏心里直哀叹,我去,今天这运气也是可以的,头一场就是冰山老太监考。

这时杨冰抬头,和陈里夏四目相对。

杨冰的眼神很冷漠,吓得她赶紧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门外哨声一响,提前五分钟发试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