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社畜不易(2 / 2)

加入书签

范晓雪朝许睿翻了个白眼道:“别骄傲啊许睿。你那是行业好,再说你怎么不算算自己一周要加多少班?要按时薪算,你每小时不见得比公务员高。”

何旭东也忍不住玩笑道:“而且许哥,你可要注意保重发际线,但时候加班费说不定不够植发的钱。”

“我去,小何!你别好的不学,跟着你晓雪姐没大没小的。”许睿跳脚道。

顾韬赶紧出来圆场。

“许睿同志那是在深刻地向我们阐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朴实的道理。”

顾韬露出一脸庆幸的表情:“还好当初误打误撞在房地产上大赚了一笔,勉强填了创业亏的窟窿。否则,要是欠一屁股债回家,这家庭地位就要从地板跌倒地狱去了。”

创业之初,顾韬也赚了不少钱,于是就在当时渝州刚刚搞开发的经开区买了四套房作为员工宿舍。谁曾想短短四年的时间,渝州的房地产市场风云变幻,房价一路高歌,经开区更是一马当先。顾韬当初买的几套房如今价格涨了3倍。他在创业失败后进行清算,卖掉了其中三套房,不仅还清了所有贷款,居然还剩了十几万。

这年头一提到房子,必然牵动所有年轻人的神经,众人七嘴八舌的谈论起当前渝州过山车一般的房价以及新出台的那些五花八门的调控政策。

来参加聚会的人,除了王毅的老婆张茜,其他几个都是顾韬的发小。他们的父母大多都在昌州政府机关工作。

九十年代初,社会流动性较小,公务员圈子相对封闭。小时候,大家都住在老市委市政府的家属院里。那个年代又不流行择校,学生都是就近读书,所以他们这帮人既是玩伴,有的又是小学同学。大学毕业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省城打拼,于是又聚在了一起。

渝州这样的大都市表面上看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实际上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淡漠而疏离。

青梅竹马的好处就在这时突显出来,大家知根知底,彼此能相互有个照应,而且还有着来自老家的亲切感和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比如,谁不知道谁从小那点糗事呢?

张茜自从和王毅扯了结婚证后,来参加了几次聚会,就从众人玩笑中得知了王毅小学一年级还尿裤子……曾经被狗追,吓得摔了一跤缝了7针……初中以前是个小胖墩儿,写情书给暗恋的女生被丑拒等一系列黑历史。

其实大家也没把顾韬去考公务员的事放在心上,都当他是去“打酱油”,敷衍一下父母的。毕竟顾韬从小就是个不安分的主儿,学习成绩一般般,打架打球倒是一把好手,心思又很灵活。这样的性子让他循规蹈矩在公司当个上班族都挺难的,更别说等级森严的公务员了。

散场后,顾韬独自打车回家。

“叮咚一声”,一看手机,是范晓雪发来的微信消息。

范晓雪:“韬哥,今年下半年的省考和国考你还参加吗?”

顾韬犹豫了一下,回复道:“这次肯定没戏。下半年再接再厉。”

范晓雪:“你要真想继续考不妨加个公考群。正好我同学有个企鹅群,我让她拉你进群了。群里有各种考试资料和招考信息分享,你也可以找几个顺眼的人一起复习。”

顾韬:“行,我回头去看看,不早了妹子,早点休息。”

范晓雪:“嗯,晚安韬哥,我先下了。[再见]”

顾韬:“晚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