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陶罐(一)(2 / 2)
王纂将猎刀收入鹿皮鞘中,爱不释手地反复把玩。
“奶奶,我说过了,路什么时候修通,我什么时候成亲。”
“胡说!”周氏一听,顿时火起,拉长着脸斥责道:“这路已经修了几辈子了,不知道还要修多少年。你不好好成亲生子,将来哪有后代接替我们的事业!”
“大哥、三弟都生了儿子,不差我一个人。”
“怎么不差!”周氏恨铁不成钢,扬起拐杖敲上他结实的脊背,咚咚作响。“你看看自己这筋骨,这皮肉,这手脚,这气力,你几个兄弟哪儿比得上?我王家最强壮的男丁,怎么能不留后?”
王纂板着腰生受着,任祖母敲打,毫不妥协:“有媳妇管着、屁娃拖着,做起事来束手束脚,太不爽快!”
“你个傻小子,这里头快活门道多着呢。你看你大哥三弟,还有整天缠着账房女儿的四弟,可会给自己找乐子了,远比你窜野林子与獐兔为伍来得逍遥!”
“所以他们浪费大把时间在享乐上,不思进取!”
“你、你、你……”周氏争不过理,一急之下脱口而出:“你思进取,你咋不学雕刻?”
王纂怒道:“我庶出,大娘不许我学!”
周氏哑口无言。
忽然觉得孙子从小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被排斥于祖业之外,竟然还被责备,心里涌出一阵愧意。正室夫人是自家外侄女,自己没少帮着她欺负二三房妾,包括王纂的娘。罢罢罢,随他去吧,等再大点儿就能开窍了,还没见过哪个男的不好这档子事儿。
他收拾好打猎的装备,低头向祖母告辞:“奶奶,我进山去了。今年收成不好,我多打些猎物,也能帮家里应对口腹之忧。您老别站在院子里,风大。”
出了王宅,向西南方走半个时辰就是林区。
他脚程快,三盏茶功夫便到了。
一路上,认识的人都跟他打招呼。叮嘱倘若打到什么全家管饱的大家伙,千万记得留给自己;兽皮兽毛也要,晒干缝成袄,揉散织成毡,是过冬必备用品。兽齿卖给饰品店,兽骨送到药房,兽爪则自己收集起来做成箭头、飞镖、小匕首等,锋利程度不下于生铁。
几个姑娘在父母推搡下,含羞带怯地递上点心,供他在山里食用。他来者不拒,一一放入怀中。
这次进山,他打算待三天。
有时贪猎走深了些,不能及时赶回来,多备些干粮总是妥当的。
林区再往里走一个时辰,有一座专供猎人休息的小木屋。四周竖起尖锐的栅栏与未燃的火把,标志着正式进入猛兽地带。
经过一上午奔波,王纂感觉有些饿了。他入屋扒开灶灰生了火,架上一锅泉水,打开屋角平柜。平柜里东西不多,都是一些应急食水,基本厨具,以及取暖的被子柴火。他取了一块风干的野猪肉,几颗土豆,一把盐,想了想又取出一小坛干果,便成了午饭。
猎人们轮流每月为小木屋补给一次,最近那次正好轮到王纂。他是个有责任感的人,对于亲手采买的东西了如指掌,甚至摆放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
别的猎人说秋雨阴湿,一入山林便手脚发冷,拿不稳弓箭,都不肯来。补给过后,自己是第一个来的。
除了猎人以外,没有人有小木屋的钥匙。
他蹲在平柜前,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会多出一个陶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