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消失的陶罐(三)(2 / 2)

加入书签

正房夫人也赶了过来,凑在祖母耳边嘀咕道:“姑母,这可是极好的东西,百年难得一遇,您可别剥夺了儿孙们享受的权利。”

王父拉开两子,劝道:“唉,怪只怪为父。话已出口,算了吧……”语毕,他万般留恋地看了一眼箱子,随即闭上眼睛,不忍再看。

“好了好了,瞧那心疼样儿。”掌柜哈哈笑着,觉着事儿莫做绝,还是放人一马,遂道:“王兄答应了我,我就只拿属于王兄那一坛,其余的你们留下,总行了吧?”

祖母其实也颇为不舍。她唯恐对方反悔,马上命令道:“儿啊,还愣着干嘛,赶紧给人装上!”

王父低头看着箱子里几个坛子,一时不知道该抱小的那个,还是大的那个。

掌柜发话:“你是一家之主,分到个最小的说不过去;而最大的呢,应该留给祖母大人。这样吧,把第二大坛给我。”

陶罐比想象中要轻一些,王父抱起,发现上面果然贴有一张标签。

“掌柜的,纸上写着什么?”

掌柜凑近看了看,说道:“三个月。”

“三个月?”王父记起来这是酒的保存期限,王纂在信中提到过。

“那其他几个写的什么?”

掌柜蹲下一一察看,答道:“分别是一月、一月半、两月、两月半、三月半,加上我这坛,保质期按罐子大小以半月递增。奇怪了,酒是越放越醇,没听过必须赶快喝完的,还说什么如果过期会同罐子一起消失。你看,最小这坛居然只能保存一个月,这还是酒吗?”

老四道:“当然是酒,除此以为还有什么东西能这么香?你不要就给我。”

“我要、我要。”掌柜急忙抱起他的那一坛,抱得稳稳的,生怕别人抢了去。他向王家人告辞,乐不可支地走了。

外人一走,王家几兄弟立刻吩咐厨房开火、摆宴,簇拥着祖母围桌坐下,等着品尝好酒。

王父想起几个月前的某一天,众人也是这样满怀期待地坐在桌前,等候王纂分发美酒。

如今酒在,人缺,乃为一大憾事。他举起酒杯,朝山林的方向遥遥望去,不知道纂儿在做什么呢?

王纂在做什么,无人知道。

不过第二日,三坪乡却跟炸开锅一般,吵得沸沸扬扬。

“喂,你听说了吗,王家的老二捎回来几坛子好酒,那滋味美得……啧啧啧,让人婆娘都不想搂了。”路人甲道。他站在药房前,身前身后均排着长长的队伍。

“说的好像你喝过一样。三钱银子一杯,你买得起吗?”路人乙道。

“够老子忙活大半年的了,药房掌柜真他妈够狠!不过你闻闻这味儿,太诱惑了,怎么抵挡得住啊。老子可是瞒着媳妇,把压箱底的钱都翻出来了。”

“不好,你媳妇来了!”

路人甲大惊,弯腰缩背往后躲。

妇人叉着腰,操着根捅火棍,气势汹汹地将男人从人群中拎出,骂道:“没用的东西,长进了啊,敢偷家里东西!看老娘不打死你!”

路人甲被扯着耳朵,连连求饶:“冤枉、冤枉啊,娘子大人,我是为你买的。你闻闻,香不?”

妇人仔细一闻,确实清香沁脾。有些花的味道,又有些粮食的发酵味儿,比上好胭脂还香。

“你看看,整个乡的男人几乎都来了,我不来,会给人家嘲笑的。”

“嘲笑什么?好好过日子才是正事。”

“你不知道,很多女人也关注这酒呢。谁要是喝过,那绝对惹人羡慕,比珠宝首饰都还稀罕。”

“真的么?”

路人甲趁热打铁:“王二麻子家那个臭婆娘喝了一杯这种酒,红光满面,皮肤泛着光彩,一下子美了好几分,她男人可得意了,整个上午牵着她在街上炫耀。我娘子比她美多了,再喝这酒,肯定把所有人都比下去!”

妇人羞赧,收起了棍子嗔道:“没个正经!这东西那么贵,还是算了吧。”

“不!”路人甲男子气概暴涨,一把搂住媳妇,说道:“为你花的,再贵都值!”

妇人不再言语,温顺地靠在男人身边,与他一起排队。

路人乙没了说话对象,转身找另一人搭话。

“哎,药房掌柜把酒拿出来卖,王家怎么不卖?”

“舍不得呗。听说喝过这酒的人都想独占,千金不换。何况他家有个出了名的酒鬼老四,估计还得省着点儿喝。”

“要是我,我也留起来自己喝。”

“不错不错,药房掌柜才是傻子呢,拿这么好的酒出来换钱。咱乡里要啥没啥,拿钱何用?”

两人谈得投机,掩口而笑。旁人戳戳他俩,示意往前挪点儿,铺子结束午休开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