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陶罐(六)(2 / 2)
贺一峰惊讶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难道是……”
王纂还惦记着王家。
几年之后的某一天,他提着锄头、凿钉从某个山缝中钻出来,突然出现在修路队伍中,独自一人。
大家担心他是来报仇的,纷纷离得八丈远,白天黑夜防备着。他却视而不见,一句话也不说,只闷头掘路。
王家人闻讯找来,一个劲儿问老祖母和孩子的下落,热情邀他回大宅居住,他也不理睬,在工地旁搭了个草棚架了口锅,吃住都在里面。
渐渐的,人们发现他没有别的打算,全付心思都在修路上。
除了吃饭睡觉,王纂拼命地掘路,速度比队伍中最有经验的老手快上不知多少倍,尤其是在对付拦路巨石方面,更是有着惊人的能力。有些特别坚硬的巨石,十几人耗费半月时间也只是隔靴捎痒,而他一个人只用半天时间,竟将整块巨石碎为可供车载的小块。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王铎自言自语。
“意味着,通路有希望了?”贺一峰接道。
“对!”王铎一拍大腿,老脸泛着激动的红晕。“三坪乡努力了几辈子的大事,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自那以后,人们不再过问王纂的事,开始团聚在他后面,跟随他的路线实施工程。王纂带领最强壮的男人们专门破坏岩石、铲除大型障碍,第二梯队负责清理运输,第三梯队负责路面定型。半年过去,道路进展竟然超过了过去二十年的总和。可是王纂依然眉头紧皱,像是对工期不满。不久后,三坪乡迎来了预料中的雨季。人们皆欣喜于所取得的成就,满足地收拾包袱回到家中休整。”
“那年雨季长达三个半月,无论白天黑夜皆雷声轰隆,似有开山裂石之势,大气磅礴;又闻金石相击,铿锵之声不绝,山林中不时惊窜出大群飞鸟。即使连下过数天大雨,山那边仍旧有尘土扬起,仿佛藏着一支骑兵,正整装待发。老人们觉得很奇怪,年轻人心里也打着鼓,加之天气恶劣,没有人愿意冒险进山查看,山中却偶有炊烟升起。”
“雨季过去后,人们相约再次回到工地,却看见令人瞠目结舌的一片奇景。拦路的二十多座小型山峰和山坡消失了,只在原地留下数不清的碎石、树木。王纂一个人坐在路口等他们,脚边放着一个包袱,见众人到了,开口说了回来之后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我媳妇家的人帮忙做的,再见。’说完,他拎起包袱,健步如飞地走了,从此没人再见过他。剩下的乡民们震惊过后,用了五年左右的时间清理碎石、开拓道路,终于修通了你所看到的这条大道。王家的砖雕终于可以运出大山,扬名全国,从此风光无限。”
王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回头大声道:“你能想象吗?这条大道的每一个转弯处,都曾经坐落着一座山峰!”
贺一峰惊讶得合不上嘴,简直不敢相信他的话。
这样浩大的工程放在现在也是一项奇迹,更不提在没有大型机械的古代。他转念一想,传说通常是有些夸大的,一代一代传下来,经过每位讲述者的添油加醋,才形成了现在听到的版本。
他想起这趟来访的目的还没有达到,尽量礼貌地提醒道:“请问这跟我要找的黄建栏、黄建路两位老人家有什么关系吗?”
王铎道:“王纂媳妇姓黄,自称美人秃村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