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2 章(2 / 2)

加入书签

她嫂子的脸马上一偏,金丝步摇簌簌地响,张口就问:“妹妹是熏了什么香,我闻着倒是算得上几分好来。”

宝珠得意地笑了:“哪熏得什么香,是欢引自己做的花汁子。”

嫂子登时来了兴致:“丫头还有这样的本事?快拿来给我瞧瞧。”

钟宝珠缓缓起身,一步三摇摇到花枝乱颤。

今日撒了好几滴,就为了引自己嫂子心馋的。

取了酒钵过来,打开给她娘和嫂子各滴了一滴,顿时,满室生香。

宝珠嫂子拿起那酒钵,左瞧右瞧,欣喜地问:“这当真是花儿做的?”

她满面怀疑地看着苏欢引。

苏欢引忙回答道:“是的,舅母。”

宝珠嫂子捏着酒钵不放,直截了当和钟宝珠说:“既是你闺女自己做了来,这些莫不如留给我吧?”边又自语道:“这样的好东西,若是拿了去卖,一定会得个好价钱!”

钟宝珠原本就只是为了炫耀,可没打算给她,听了她那后半句,更是直接抢了回来:“这可不成,这东西做起来繁琐得很,材料又金贵,我们欢引也是费了好大劲儿才得了这么点来,是拿来孝敬我的,给你拿去卖了,人家还不说我是个贪财好利的!”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这道理人人都懂,你身边有这么个能人在,又有谁会说你贪财好利!”

宝珠嫂子哄了半天,见宝珠还是没有把酒钵给她的意思,十分心急:“妹妹若是个贪财的,早就把欢引嫁了那贾婆子家了不是吗?”

“嫂子,都说一日不识羞,十日不忍饿,贾婆子家那是个傻儿子,我就是饿死,也不能干了那不要脸的事儿!”

众人看着这姑嫂二人从花汁说到婚事,你一言我一语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谁也插不上一句劝和的话进去。

二人较劲正较得如火如荼,那边苏白睡醒了。

小家伙今儿看见人多,也格外高兴起来,胖乎乎的小脚踹个不停。

宝珠爹娘看见外孙自然喜上眉梢,抱在怀里亲个不停,宝珠嫂子见孩子可爱,也忍不住上前逗弄,刚才的一场不快这才烟消云散。

接近晌午,接到拜贴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陆续来到苏家。

仪式由宾客中最德高望重的封老爷来张罗,他原是当朝伴读,因更喜欢无欲无利的生活,却官归家。

封老爷有一儿一女,儿子封邑都30岁,在朝中任个小官,小女儿封邑美,双十年华,至今未嫁。

他是老来得女,就宠爱得没了边际,宠得小女儿骄蛮任性,到了这般年纪,来的媒婆子都快把门槛踏平了,可她偏就一个都看不上,非说这辈子不嫁。

仪式开始,封老爷仗着学识渊博,口吐莲花,听得大家是满面春风。待到说完了吉祥话,就进行到最重要,也是大家最爱看的一项,送百日礼。

百日礼是很讲究的,不论价值几何,关键得有个好寓意。

首先从苏白的姥爷姥姥开始。

宝珠的爹娘取出一个不小的锦缎盒子,当着大家的面高高举起,然后打开来,是一副团花镶金白玉项圈,一看就是价值不菲。

宝珠的哥哥嫂嫂则是送了一副金包银镶绿宝石的长命锁。

底下的街坊邻居啧啧有声,难怪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不济,送来的礼也都是一般人拿不出来的。

艾叶也一起跟着娘过来了,看到钟家送的礼,心里却不爽快,止不住嘀咕:来这里摆款儿,显摆个什么劲儿,还不是拿了欢引娘的首饰换了聘礼给你们送去,今儿你们才肯如此大方出手?

自家姥爷舅舅送完了礼,就轮到底下各位宾朋了。

艾叶娘给苏白打了一副银镯子,蝙蝠纹,咬着两个小铃铛,十分精细,看得众人也是爱不释手。

封老爷则是送了锦盒装的弟子规,尽显书香门第之风范。

余下的各人,有送肚兜儿的,被子帕子的,还有送鸡蛋红枣的,更有不爱动脑的,干脆直接送了几吊钱过来。

待到大家都送了礼慢慢散去,各自坐回了座位等待开席,钟宝珠注意到,贾婆子并没有出现,也没央了旁人送礼过来。

她正奇怪着,就看见黑瞎婆拎了一兜儿的石榴大枣儿过来,忙迎了上去,刻意忽略那人一身的酸骚气味:“怎的这么客气,来喝酒就好,还送什么礼呢?”边说着边往她身后望,看贾婆子是否跟了来。

黑瞎婆放下手中的果子,悄声说:“娘子就别等了,刚我看见贾婆子了,她说不过来了!”

一股子口臭味,钟宝珠直觉得辣眼睛。

“拜贴都送了,为何不来了?”

“她一早就过来了,不知为何又返回去,我走得急没细问,只觉得她脸色不大好。”

听了这话,钟宝珠心里咯噔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