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1 / 2)
皮货铺门前,人来人往,缕缕行行,那身影几乎是一瞬间就没入了人群。
那个身形,和掳走她的克都实在是太相似了。阿玉浑身僵硬,只有胸腔里的一颗心不停狂跳。她伸出手按了按自己的前胸,待那处跳动地平缓了些,才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她拉住阿莹,温声道,“咱们这趟出来,在外面也耗了半天了,这便回去罢。”
阿莹却还玩得有些意犹未尽,阿玉见状,又道,“等下次再带阿莹一同出来,今日天晚了,不便在外久留。”
阿莹听了,只好不情愿地点了点头,几人正要调头回去,正巧从那间皮货铺里出来了一名男子。
那男子一见阿玉一行,面上顿时露出笑容,他直接上前见礼道,“今日还真是巧了,没想到在这里又见到了夫人。”
此人男生女相,衣饰风流,脸上满是笑容,正是适才在姬成处刚见过的蔡侥。
阿玉心中烦乱,此时见他,只得耐着性子道,“正是了,我们刚要回去,没想到会在此处见到公子。”
蔡侥笑道,“我还以为,夫人亦是听了那传闻才来此的。”
阿玉见他说个没完,本想出口告辞,阿莹却怯怯从她身后探出,好奇问道,“什么传闻?”
蔡侥面上的笑意更深了些,他向阿莹微微致意,道,“这家是咸阳近几年最有名的皮货铺,东家有义渠血统,渠道甚广。他们出售的皮草,质量很高,价格又好,时不时还会进些少见的品类。前两日他们东家在咸阳集市广发布告,说是他们最近搜罗到了一件白狐裘,品质非凡,做工独特。看那布告上的意思,此狐裘竟与当年孟尝君送昭王的那件不相上下,一时真真假假,众说纷纭。这家店铺就借此打了招牌,说是此等珍品,要在咸阳城中先展出个七天,供大家品鉴。今日刚好就是展出的第一天,铺子里满满的人,全是来看这稀罕物的。这狐裘现在正在他们的大堂中央放着。”
“我刚从那里出来,”说着,他又现出了心驰神往的表情,道,“虽侥此前从未曾亲见昭王那件,两者之间无从比较,但此裘的确不同凡响,着实有过人之处。”
阿玉道,“蔡公子既然都说好,那此件狐裘必定了得。”
蔡侥笑着摆摆手,道,“不敢,不过看夫人和公主似乎还未进去一观,既然来了,进去转一圈,再回去也不迟?”
他态度殷切,阿莹又一脸期盼,阿玉心里也对自己方才看到的身影十分在意,既然铺子里人声鼎沸,去看看倒也无妨。
她想了想,便招呼了阿湘和韩潜上来,道,“既然蔡公子说那店里有稀罕的珍品,那我们几个就一起过去看看,也算开开眼界。”阿湘方才听了蔡侥的介绍,只觉得他夸大其词,见阿玉要进去看,她便也跟着点了点头。韩潜应了一声,倒是没什么多余的表情,他注意到阿玉的小动作,隐约觉得夫人似乎没有她表现出来的那般期待。
蔡侥见阿玉同意了,笑眯眯地一手敛袖,微微躬身,做了个请的动作。阿玉紧紧握住阿莹的手,又悄悄同她耳语一句,“一会儿人多,阿莹千万记得拉紧我的手,不要乱跑。”
从外面进到这铺子里,就像进入了一个黑蒙蒙的大帐子,四周的窗子被暗色的窗纱遮得严严实实的,只整个大堂的四角各置了一支灯柱。
阿玉借着灯光四处打量,周围的大堂很空,想来是为这次展示特意清理出来的。但此番布置,格外凸显了屋子中间的高台,那是用缎带圈起来的一处空地,四角还各自燃放了数支灯柱,高台的侧面斜着放置了四面大铜镜,刚好把灯光集中打亮在高台正中央的白狐裘上。
远远望去,那狐裘在光线中间莹莹发光,其毛色莹润油亮,可想而知。
饶是阿玉见惯了好东西,此时叹服了。蔡侥的话是对的,这白狐裘还真是件万里无一的宝贝。
阿湘一开始听蔡侥的介绍,还看低了这些秦人,觉得他们不识货,此时见了那物,她不由地倒吸了口气;连韩潜的脸上也少见地露出了惊讶之色。阿莹更是一下子就被那狐裘吸引了,她不住摇着阿玉的手,要上前去看。
整个屋子里人头攒动,人数不少。蔡侥首先上前,开出了一条道,他摆出自己的名号,大摇大摆地挤到了缎带跟前。阿玉他们忙在后面跟上,很快就到了前列。
阿玉一边走,一边留心四周的人群,只可惜为了营造氛围,店铺里的光线实在太暗了,只能看到来来往往,人进人出,稍微离得远一点,根本分辨不清谁是谁。
见找不到克都,阿玉便先专心欣赏那狐裘。方才远观那物已是不凡,此时离近了看,更是美得难以形容。白狐本就难得,何况为做这么一件大裘,更是不知要耗掉多少只白狐的皮,更难得的是,这裘皮混身上下色泽一致,一根杂色毛都看不到,更是令人啧啧称奇。
阿莹挤在最前面,拍手道,“阿玉姐姐,这件衣服真是美极啦。”
高台下面的空地处,店铺的掌柜和伙计正在招待一位女贵客,阿莹的声音清脆,掌柜一下就听到了,他在一旁附和道,“女娃眼光甚好,我们东家为了这件白狐裘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哩。”
那贵客循声望了过来,见了蔡侥,口中“呀”了一声,便带着身后的两个侍女,逸逸然走了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