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9 章(1 / 2)

加入书签

那日之后,阿玉便觉得,两人之间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大朝会之后又休沐了几天,纪堂的伤势已经彻底好了。于是,他的生活便一如往常,似是每天都在外奔波,忙忙碌碌。

他现在每天都固定在晚饭时回来。阿玉发现,饭后无事的时候,他很少再往书房跑,反而越来越常和自己一起待在后院屋中。

可能是因为将话摊开了的缘故,他的话比以前多了些,态度也更随意了些,但他依旧很少对阿玉讲当今朝中的政事,相反,他更喜欢听阿玉每天给他讲她生活中的趣事,乃至琐事。

每当此时,阿玉便觉得他像个大孩子一般,俊脸上现出单纯,凤眼中也露出好奇,那些絮絮叨叨的琐事,他似乎也完全听不腻,而讲到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他突如其来的放飞自我,抱着她求欢的厉害。

这日上午,趁纪堂不在宫中,阿玉便去见了姬成。

她在昨晚就和纪堂打过招呼,等到第二日出门时分,马车早早便等候在宫门口。

车还是那辆车,可是这次驾车的人却不是韩潜,而是一个不知名的生面孔。这个新车夫一看到阿玉走过来,远远就开始行礼。

阿玉事先并不知晓,等走得马车旁,才发觉驾车的是个生人,她有些诧异,向那人问道,“韩潜韩统领今日不在吗?”

那马夫顿了一顿,拱手道,“回夫人,韩统领他另有他事,公子此次命我随侍。”

见这人也是军人做派,且还是纪堂派来的,阿玉点了点头,便不再多问,和阿湘一道上了马车。

咸阳毗邻西北边境,冬天非常寒冷。今年入冬后就已经下了好几场的雪,此刻外面的天空也阴沉沉的,一丝阳光也不见。

阿玉穿了一身浅褐色的貂裘,裘衣轻暖御寒。纪堂有心,知道楚人喜欢用熏炉取暖,于是他特意命人造了几个轻便的熏炉,有的甚至只有成年男子的手掌般大小,携带起来非常方便。此时马车中就置了一只大号的熏炉,火气烧得极旺,驱赶了丝丝的寒气。

马车门处也罩了一层厚实的夹棉帘,路程行至一半,阿玉便觉得车厢中热气蒸腾,一旁的阿湘也是面色发红,她忽地问道,“阿湘,你热吗?我们要不要卷开半扇帘子?”

阿湘看她的一张脸依旧是莹白莹白的,忙摆摆手,坚定道,“我不热,公主小心着凉。”

阿湘穿了一身保暖的鹿裘,脑门上都泌出些细细的汗珠。阿玉捂嘴一笑,道,“我却热得不得了,阿湘帮我把帘子卷开,好吗?”

阿湘闻言,狐疑地看了她两眼,见阿玉神色坚决,她这才把半边的帘子卷了起来。

乍一拉开帘子,便有一股冷风从外吹了进来,阿玉被风吹得不由闭了闭眼,把脖颈往貂裘里缩了一缩。

外面刚好途径咸阳的市集,虽是上午最热闹的时间,但正值冬季,且今日天气阴冷,像是随时要下雪,街上的行人并不多见,景色也是灰茫茫的一片,让人凭空生出一股萧索凄凉之感。

阿湘眼尖,忽地伸手指向一边,出声道,“咦,那边那个马上的,不是韩统领吗?”

阿玉也忙向那个方向望去,见一队身着玄黑的人马正从集市的那边往这头行来,她定睛一看,确在那打头的几人里辨认出韩潜的面孔。

阿湘笑道,“刚才公主还问韩统领的下落,这不就见到人了。说起来,他们也真不容易,这大冷的天,玄甲卫还要出任务。”

话刚说完,阿湘又道,“诶,那咱们公子是不是也在外面啊?”

阿玉的眼神早就向外寻觅了去,她张望了半晌,却没有看到纪堂的身影。

她收回视线,笑道,“公子要忙的事情何其多,又不能样样件件一一管起。”

马车与那队相向而来的玄甲卫越来越近,主仆二人正在车厢里叙话,马车忽地戛然停下。

这骤然一下停地太过突然,阿玉身子向前一倾,幸好被身旁的阿湘拉了回来。

阿湘忙上上下下检查了阿玉的身体,见她无恙,这才放了心。她怒气冲冲道,“我就知道这个新车夫技术不行,下次还要和公子说,让他把韩统领给咱们换回来。”

阿湘把窗帘放下,一掀门帘便要出去和那车夫理论,她刚掀起了帘子去,就见外面一个年轻男子骑在一匹黑马上,他身下的马不偏不倚,刚刚好侧挡在阿玉的马车前。

阿湘见了那男子,顿时一怔,她忙行了礼,道,“见过蔡公子。”

那男子正是蔡侥,他看了阿湘,一双眼都笑眯了,只听他道,“侥纵马无度,方才差点酿成事故,谁想我撞得这马车竟是楚夫人的。”

阿湘不敢随意接话,她趁着回身之际,忙给阿玉使了个眼色,一边把棉门帘打高。

门帘一开,便把马车中阿玉的身形现了出来。

蔡侥脸上带笑,眸中有光,一眨不眨地盯着车中的女子。只见她整个人被貂裘裹得严严实实,露在外面的一张小脸却是螓首蛾眉,唇若丹朱,面上肤色莹白如雪,偏偏两颊透着些细润的粉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