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3 章(1 / 2)

加入书签

不管苏老太有多生气, 人家苏家那边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p>

过继了一个乖孙子, 又接着马上生了一对双生子, 这日子别提多舒畅。</p>

在苏家村,除了苏太婆, 还有谁能像她这小日子过得和美的?</p>

大家都说,太婆这是好人有好报。</p>

老太太在这个村子里,提起她谁不指起大拇指称赞?</p>

虽然太婆年轻的时候很彪悍,现在年纪大了, 也一样不输年轻人。</p>

但人家彪悍, 那是因为寡妇门前是非多,为了家不得不彪悍。</p>

但老人家从来不算计别人, 只会在村民们有困难的时候,伸手相帮。</p>

这样的老人,谁不喜欢?</p>

辈分又大, 大家也都爱听她的。</p>

那跟苏老太是完全不一样的。</p>

面对苏老太的时候, 很多人真的想过去踩她一脚。</p>

更何况, 苏老太现在跟苏老爹关系也不大好了, 虽然没有离婚,但已经分房睡。</p>

大家看她笑话都来不及。</p>

特别是苏妈妈生了双生子之后, 每次遇到苏老太,村民们都会嘲笑几声, 问她:“后悔吗?”</p>

把自己的亲儿子过继出去, 还是最能够赚钱的儿子, 现在都是镇医院的医生了, 虽然是临时工,那也是铁饭碗,以前还可以说他没有儿子继承,如今人家都生两个儿子了。</p>

多牛气!</p>

苏老太很想骂回去,但是人家说得一点也没有错。</p>

她除了生气,似乎也找不到其他的方法。</p>

心里就更埋怨老五,自己的亲爹娘不要,偏去过继到别人家里。</p>

但这会,想骂也没地骂去。</p>

她可还记得当时老五为了老五媳妇,跑老宅来,把一大家人都痛骂一顿的情景,还把教门给打了。</p>

这个儿子,算是没了。</p>

*</p>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过去了三年,苏然九岁了。</p>

苏家村并没有小学,要上学,只能去镇上。</p>

镇上有小学,也有中学。</p>

苏然不敢表现出过分的聪明,被人注意,但也不想太平庸。</p>

她在六岁的时候,他们家一过继到太婆那里,就跟苏爸爸苏妈妈还有太婆他们说了她要上学的事情。</p>

这事得到了太婆绝对的支持,苏太婆说:“女娃怎么了?女娃一样要读书。我当年就读了书,要不是后来……”顿了顿,“要不是战乱,我都能上大学。然然,太婆支持你上学,到时候考一个大学回来,做苏家第一个大学生。”</p>

有太婆的支持,苏然很顺利地上学了。</p>

苏然是跳级上去的,九岁的年龄,已经读到小学四年级了。</p>

她跳级也有理由,当时六岁上学,上的并不是学前班,而是直接上的一年级。她上学之前,曾经跟苏爸爸还有苏太婆认过字。</p>

当然,这些是苏然的计谋,她觉醒了前世记忆,又怎么可能不识字?但她不能这样盲目地就说自己识字,总要有个理由,跟着苏爸爸认字,太婆也总会教她,她就有跳级的理由了。</p>

尽管有跳级理由,她依然不敢太过分,不敢跳级太多,就跳了一级而已。</p>

但在小学里,她这个年龄已经读到四年级,确实算天才。</p>

要知道,庄稼人读书都完,很多九岁才上一年级,苏然却已经领先他们很多步了。</p>

苏家村,去镇上上学的孩子并不多。</p>

家里条件还算可以的,就只让男孩子上学,但能够让女孩子上学的,也就只有苏然一个人了。</p>

苏然的好朋友田妞,就大字不识一个,家里父母也不让她上学,说:“丫头片子上什么学,将来长大了一样嫁人,浪费这个钱不如多买点粮食。”</p>

像苏爸爸和苏太婆这样开明的家长,又有几个?</p>

特别是太婆,这样大力支持曾孙女上学,真的相当难得。</p>

*</p>

两个弟弟,已经三岁了。</p>

大弟苏东升,二弟苏东平。兄弟两人长得一模一样,可招人了。</p>

苏然一看到他们,就觉得内心里十分的喜欢。</p>

她在前世可没有弟弟,是独生子女。</p>

后来穿越到这里,一开始也没有任何的兄弟姐妹,那些堂兄妹们都不算。</p>

她也渴望父母能够给她生个弟弟或妹妹,但一直以来都没有。</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