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捉虫)(1 / 2)
清水村之所叫清水村,是因为此村子背靠大山,还有一条小河,是附近几个村子里比较富有的一个。
叶清薇还记得周锦笙曾说过她们村子当初因背靠大山的关系,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因此不像有的村子那样填不饱肚子,所以哪怕是在最贫穷的时候,也没有因此死过人。
一路从热闹的县城行驶在荒无人烟的黄土小路上,因好几日不曾下雨的关系,路上尘土飞扬,路两旁也因没有树荫遮挡的关系,晒得人头晕目眩。
等到了清水村村口,已经是夕阳西下。
火红的晚霞将半个天空染红,好似火烧一般,村子的路上此时没多少人,只能看见家家户户朝天空中升起的炊烟,空气中也饱含的饭香味道。
周解放看到王芳一脸垂涎,好笑的解释:“这个点大家都已经回家做饭,一会我将你们送到知青点,你们也可以开饭了。”
周解放的家盖在村子口,是砖瓦房子,虽然经历过风吹雨打看起来有些陈旧,但比起其他人家还住着的土房,看起来已经好太多。
前往知青点的路上,叶清薇可以看到大多数人家的墙上写着各种□□里面的语录,让在21世纪活了数十年的叶清薇有些恍惚。
驴车摇摇晃晃的走到知青院门口,一路上也偶尔遇到几个村民,那些人看到周解放这个村长,都非常热情的一一打招呼,不过眼珠子却定在叶清薇身上,并将话题扯到叶清薇身上。
走的远了,叶清薇还能依稀听到那些人议论她长得好看,不知道从哪里来,会不会在这里扎根嫁人之类的话。
还有人讨论她屁股不知道大不大,好不好生养之类的。
叶清薇暴汗。
她来这里确实是为了遇到一个人,也想嫁给一个人,不过没有其他人的份。
知青院在村子靠后的位置,原先是村里地主住的房子,后来在文G时被斗,搬离了这套房子,大家虽然眼红这房子,但不能独占的关系,只能被荒废。
常年不修缮的房子看上去非常老旧,不过这也比起住在土房里好,在国家安排知青下乡后,村子里因没多余房子,又不想花钱重新盖,就让那些知青们住在这里。
敲开知青院大门,厨房里钻出一个短发女的,穿着灰扑扑的黑色短褂子和藏蓝色裤子,皮肤粗糙黝黑,手上还握着铲子,看上去应该是在炒菜。
除此外还从西厢房里走出来两个男的,个子高瘦的那个男的看上去很斯文,鼻梁上架着眼睛,看上去颇为文雅俊秀,身上带着股遮掩不住的书生卷气。
另外一个男的个子稍矮,年龄很年轻,在看见叶清薇和王芳时,一脸惊讶和激动。
“哇,这是新来的知青吗?”
叶清薇含笑和这两男一女点头,算是打招呼。
斯文文雅的青年彬彬有礼的点了下头作为回应,接着就和村长周解放寒暄了起来。
因为是吃饭时间,大家都饿的不行,周解放没多说,寥寥几句就把叶清薇和王芳是新来的知青事情交代了下,接着就走人了。
等周解放离开后,这两男一女的知青挨个介绍了一下自己。
女的叫李云,来这里已经七年了,明明二十五岁的人,看上去要老了三四岁,目前所有老知青中,就只剩下她一个女的。
斯文男叫苏正宇,下乡时间比李云多一年,是目前知青中呆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他知青都叫她正宇哥。
另外一个长着张娃娃脸,五官清秀,一双眼睛明亮且大,性子跳脱活泼,叫王鸿俊,下乡时间短,只有两年。
原本清水村的知青并不是这么少,只不过其他的男女知青在熬不住后要么嫁人要么娶了这里的女的,因此在叶清薇她们来之前,就只剩下三个。
叶清薇倒是很佩服苏正宇和李云,在这么漫长的时间,并且毫无希望的情况下,竟然能坚持这么久,而不像别人那样放弃,选择扎根在这里成家。
而且这个苏正宇,无论是从谈吐还是行为中,都能看出,家境良好,受教育高等,通过刚才他和周解放的寒暄,也能看出他为人处世也很不错。
也因此,在知青院里,苏正宇隐隐是他们几个的领头人。
叶清薇和王芳介绍了一下自己后,苏正宇便和她们两个说了下关于晚饭的问题。
按理说,下乡的知青们上头都会分发粮食和别的补贴,不过一般情况是等到第二天中午才能到,所以说,晚上和早晨,叶清薇和王芳的口粮需要自己解决。
叶清薇还好,她来时,赵丽娟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特意给她带了两个白面馒头和五个窝窝头,还有一点咸菜,完全能对付到明天中午。
但王芳这边却哀嚎了一声,因为她一点口粮都没,火车上将唯一的豆饼已经吃完。
同为知青,苏正宇他们三个也不可能看着王芳饿肚子,在商量后,将他们三个人的口粮匀一点给王芳吃,等第二天中午王芳的口粮发后,王芳再还回去。
王芳很感激的点头。
除此外,知青院的饭是大锅饭,这也是为了节省火柴和人力问题,毕竟每个人轮流一天,其他人可以休息两天,若是单独做,不说灶台不够,柴火还得自己砍等,最后累的也是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