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章(1 / 2)

加入书签

从乾元山至陈塘关,哪吒踩踏风火轮用上最快的速度亦需不到一个时辰。他立在半空,俯瞰东海碧波万顷,用眼睛丈量它的深度和龙宫的位置。

他犹豫了下,最终还是决定先回部落探望母亲。

他收起风火轮,改御风飞行落于城内,吓着了一诸正在劳作的族人,最终还是被他救过的小孩子开心地叫起来:“三公子你回来啦!”

孩子一把被他父亲捂住嘴巴:“瞎嚷嚷什么,三公子不是已经死了……”

孩子仍大睁眼睛望着他,他也冷静地看着孩子。

当父亲的一把将幼儿挟在腋下飞也似地跑了,而其余族人也如梦初醒迅速从他视线里消失。

哪吒扭过头,择道回“家”。

看到门口的他,侍女吓得说不出话来。

“谁啊?”李靖从内屋掀帘而出。

哪吒径直越过不能动弹的李靖进入屋里,殷夫人披头散发,正坐在茵席上握着他小时候戴过的玉器发呆。

哪吒试着叫了一声:“母亲?”

听到熟悉的声音,她才从一具僵尸变回活人。“雀儿!”殷夫人扑过来,“我不是在做梦吧?”

哪吒单膝跪下便她抱住自己,和记忆里相比母亲苍老了许多,一袭原本缎子般的黑发如今变得干枯脆弱,华发早生,可以想知她历经了怎样的煎熬与伤痛,眼睁睁地看着亲子伏剑自刎再被龙王割下头颅,她没有发疯已经很坚强了。

“师傅为我改了名,我如今的名字是哪吒。”他简单地将重生的经过讲述一遍,“我此番回来,只为告诉母亲别再因我难过。”

殷夫人含泪抚摸他衣衫下的手臂:“莲藕做的身子怎能算身子……”

“我本是昆仑天池一灵珠,人身也好莲藕也罢,都不过是承载我的皮囊罢了。“他说着推开不知所措的殷夫人,进入昔日自己的房间,找到了那根挂在墙上业已洗净的龙筋,差点笑出声,敖光居然没把它拿走么?哪吒将龙筋变小纳入袖中,也许可以拜托终南山的云中子师叔将它也炼成个什么法宝。

然后他盯住床铺,脸上浮现一抹奇怪的笑纹。她给的那片龙鳞他一向带在身上,当时他的灵魂飞在半空,看到大水将尸体冲走,龙鳞只怕也找不回了。

哪吒在空旷的房间里呆呆站了片刻,心中泛起一丝锐痛,这种尖细的痛苦,综合了多方面的原因。

没什么可带的东西了。

“我今后将长住乾元山,随师傅太乙真人修行,请母亲不要以我为念。”哪吒跪在茵席上俯首下拜。

殷夫人凄切:“雀……哪吒,会回家看看么?”

哪吒道:“如有空闲,我会回来。”

他义无反顾地走出家门,不闻母亲叫喊御风飞向云山雾罩的陈塘山野,但见青山如黛,千峰排戟似万刃开屏,他和敖骊曾一时兴起为其命名“翠屏山”。

他站在溪边,四处感觉不到乾坤圈与混天绫的气息,也不见九色鹿的踪迹。

一个不察,附近多了个白衣少年也在左顾右盼:“奇怪,人呢……”

眼熟。

“灵珠子……”敖烈也认出了他,他年幼时曾随父母拜谒昆仑,与灵珠子有一面之缘,对那用鼻孔看人的家伙印象深刻。敖烈一时激愤难当:“你复活了,阐教果真神通广大!”

哪吒面无表情:“我当是谁,原是西海三太子。”

敖烈怒目而视,但一时不敢上前:“你,你还我从兄命来!”

哪吒面部突然呈现一种奇怪的表情,他微微侧耳:“你听……”

“听什么?”

“精卫鸣兮天地动容,山木翠兮人为鱼虫。娇女不能言兮吾至悲痛,海何以不平兮波涛汹涌。”昔年炎帝听闻小女儿溺死于东海,泪水盈眶,久久不能自已,遂赐名女娃所化小鸟曰“精卫”,悲伤作歌。这首歌在东海沿岸的人族部落流传千年。“我从小听着精卫的哭声长大,敖丙跋扈无礼,落我手里算是因果报应、父债子还了吧。”

敖烈从齿缝里憋出:“你……我龙族的事,你知道些什么?”

哪吒冷不丁取出龙筋:“来,跟三太子打声招呼吧。”

敖烈倒抽一口冷气,噗通跪倒,扭头对着小溪就吐了。

“嗷……嗷……”他吐出的都是清水。

“三太子三太子,正好大家都是三太子。”哪吒晃着龙筋笑了,“你们龙族真有意思。”

敖烈还在吐:“嗷……我姑且不跟你计较敖丙的事嗷……若是骊妹在外有个三长两短……我豁出这条命也要……嗷……”

哪吒收起龙筋:“你们龙族内部倒是相亲。”

“那是自然。”敖烈抹了把嘴巴站起来,“哪像你们人族,兄弟阋墙同室操戈比比皆是,甚至以人为祭以同类为食,我们龙族可做不出这种事!”

他说的是实话。

哪吒沉默了下:“你刚刚说谁,骊妹?她怎么了?”

敖骊抱着九色鹿的脖子在空中腾云驾雾:“九色鹿,你真是真鹿不露相,我以为你只会在空中蹦跶两下,没想到你还能飞这么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