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七章 贼心不改(1 / 2)

加入书签

耽搁了一天多的时间,在之后的路上,罗娜选择了以最快速的方式抵达她要去的工厂。

她直接找了一辆车,一路往城市边缘进发,当察觉到网络信号不断减弱的时候,便逐一将自己所携带的蜻蜓探测仪放出。

保罗和她说过,这个小家伙是可以直接作为信号的桥接中转站。

另一方面,罗娜并不知道之前那个忽然不见了的布鲁诺是否还会出现,继续纠缠自己,这些探测器正好可以在沿途进行布控。可以让她在第一时间内就收到反馈,一旦有可疑目标出现就能进行反侦察,从而赢得时间,有效应对。

根据资料显示,罗娜要去的地方是一家仍在运行之中的矿石工厂,负责将普通的石头逐一分解,并提炼出其中的稀有元素。同时这些石料的碎末本身则被以细微的元素化状态储存,用于在需要的时候筑造各类房屋和公共设施。

想来尼梅尔先生之所以选择这里,因为这里曾经的纪念意义。

这里曾经是古代东方好几个朝代的古都所在地,类似的地方在人类世界其实有很多。在神域决定重建人类世界的时候,一开始是有意将城市的选址适当偏离这些所在。

然而随着两三百年的时光流逝,这些地方越来越不堪岁月的侵蚀。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岁月的长河之中,人类世界的人们似乎都开始对这些所谓的“重大意义”失去了兴趣。

人们希望有着更舒适的生活,更加安逸而不被打扰的生活。

因为所有的工厂都几乎无需人工作业,于是慢慢的,人们好像只要看到那些还在不停运转的工厂,就会产生某种无法言喻的负面情绪。

即使超现代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零污染的排放,甚至连震动和机器运转所发出的噪音也可以做到几乎微不可闻。

然而集体的意志依旧决定将所有的工厂都被进行搬迁,移到了城市之外。

只通过原有的城市地铁系统将所需的原料,和完工的产品运送到它们该去的地方。

仿佛只要看不见那些高耸的烟囱,和巨大的厂房,便和自己再没有什么关系。

另一次集体意志的决定,是将这些令它们心烦的工厂,重建在原有的那些古代建筑上,或者周边。

因为这些地方在世纪之战前,为了方便众多游客参观,早已接通了地铁。故而对地下运输系统的改造是最为方便的。

似乎当时反对最为激烈的,只有神域中的哲学派。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这个时代已经走过了在未知神秘中追寻意义的幼年时期。

那些原先被认为未知的、不可能的现象或假说,如今早已被科学所代替、所认知。余下的,也只是科技派的下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终将被解开,无非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

至于这个时间问题,人类世界的人们现在并不那么在乎,神域的人们则有着几乎无限的时间。

一路上,罗娜一边思考着,一边从过去的文献中查找有关这个地方的情况,希望能在到达之前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些。

也许尼梅尔先生会将他希望留下的信息,留在某些人们忽视的角落里。

罗娜相信,如果真的有,那一定与他选择在这里,或者这里原本的特殊意义有关。

--------

在工厂的某个角落里,摩尔正一脸欣喜地看着石料被送入机器,从而破裂、粉碎。那些被不断分离的稀有元素让他垂涎欲滴。

虽然白羽威警告过他,在等到罗娜,完成这里的任务之前,不让他随便打这里任何东西的主意。

不过对于摩尔来说,这好像已经成为了他的生存本能,就好像一只耗子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副食品工厂。

等待的时间颇为无聊,趁着白羽威闭上眼睛,稍事休息的时间,摩尔终于偷偷溜了出来。

他盯着这些设备看了许久,琢磨着他们的流程,以及最关键的防控程序规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