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2)
“大妮向来孝顺她祖母她婶娘。”
高氏感慨:“三娃他娘,你这是给别人生了个女儿啊。”
温氏嘴角泛起一丝苦涩,没再说什么,回屋去做晚饭,她做饭的时候眼泪一直在掉,这么多年,在她心底唯一亏欠的便是岑柠,大女儿从小到大穿好的吃好的还不用干农活,小儿子因为要读书,家里的事也不让他操什么心,唯独这个二女儿,吃没吃好,穿没穿好,每日都不得清闲劳务干活,没过上什么好日子,去年一别,已一年时间未见,也不知她过的是什么日子,想起来温氏便不是滋味。
待岑东林从山上挖野菜回来,温氏把这事儿一说,岑东林心有宽慰,“也许咱二妮的夫家真的对她好着呢。”
“但愿如此吧,她在信里也只说在京陵,别的情况什么也没说。”
“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到二妮一面。”温氏抬手擦了擦眼角,弯身给他盛饭,“小洵回了信给她,但愿她知道咱们分家的事后,以后想家了能安心回来看看。”
*
从岑柠买米面到现在,京陵的粮价已经涨了三倍,街头吃食跟着大涨,岑柠不但没有多卖饼,反而减少了数量,每日只卖五十个,一个涨价到了十五文,不过一个月多几天的时间便挣到了二十六两多银子。
红缨起先对她这个决定很是不解,她想如今粮食大涨,趁机多卖饼岂不是挣得更多?后听了岑柠的话,才觉得自己的这个主子考虑周到,岑柠认为,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灾,引起粮食稀缺,民以食为天,长此以往,定会出现混乱,皇室定会想对策应对,但这也是需要时间的,这番粮食危机短时间内是不会解除的,所以岑柠在等待最好的时机。
昨晚临睡前主仆俩说好今日休息要去买布料棉絮回来做小褥子和小衣服,红缨睡了个安稳觉直到清晨,起来煮了早饭。
“姑娘,该起了。”
岑柠微微睁开眼,随后在她的搀扶下坐了起来,如今怀孕九月的她腹大如盆,行动甚是笨重。
她缓缓把外衫穿上,等红缨将水盆放在高凳上,梳好头的岑柠起身去洗了脸。
饭后两人一起去街上店铺买了布料和棉絮,路过粮店铺被掌柜的给叫住了,“小妇人,你一个多月前买的那些粮食还有大半的吧?”
岑柠微微一笑,“掌柜的为何这么问?”
“相信你也听说了粮食在不断的涨价,但也就近期了,你若用不完不如再卖给我一些,按现在最高的价给你,你看如何?”
“掌柜的以目前最高的价把粮食买回去,岂不是又要以比这还高的价格再卖出去?我卖饼就可以卖出同样的价格,为何还要经掌柜你的手呢?莫要开玩笑了。”
掌柜的讪讪然,没想到这个农妇脑子还挺够用,不免说道,“这样你看可好,小妇人居住在大杂院每月租金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正好我郊外有一处小宅院空置,不如给小妇人白住一年,再以高价回购你的米面,如何?”
他若不这么说,岑柠不会判断那么准,他一这么讲,岑柠便觉得自己所料没错,粮食还要再翻几番。
“郊外哪有城内居住着安全?”岑柠对他说,“在大杂院,周围都是邻居,我们一主一仆都是女子,日子也安稳。”
京陵毕竟不是芜翎城,后者的郊外都是原始农户居住的村庄,鲜少有外地人。这前者的郊外,虽说原住户也不少,但从外地各方搬迁居住者却也很多,鱼龙混杂,又没有城内的官府兵每日出巡管辖治理,相对不安全许多。
见她油盐不进,掌柜也没再说别的。
走了好一段路,红缨才说出口,“姑娘,这掌柜想的可真美。”
“他当我无知想诓我罢了,他是做生意的商人,脑子比咱们这些做小买卖的灵活多了,亏本的买卖他会做?”
“说的是。”
“再过个几日又要交房子租金了,趁今日闲暇,不如现在去交了。”
“姑娘何不一次多交几月?省的来回跑趟。”
岑柠却道:“虽说在京陵留了下来,但我不知会在这里住多久。”
“姑娘没想过在这里真正的安家吗?”
“那也要攒很多银子才敢想啊。”
两人说着去了牙保行,跨进门,便见一妇人抱着孩子边哭边哀求着掌柜,掌柜一脸无奈,“你求我也没办法呀,最近因为粮食的问题,百姓都不舍花钱买其它的了,这段时间来看房宅的人都少的可怜,更别说买的了,要不你先在这记个档,有合适的我第一时间帮你介绍,行不行?”
“家里现在没米下锅了,掌柜的可否像租户打听打听有谁要买房子?”
“就租房子的那些人家哪个都没什么钱,要有钱早就买了,我都不用问,便知道他们买不起的。”
“我可以便宜很多,价格都好商量的。”妇人再三诚恳的说,“除了来掌柜你这,我真的不知道去何处打探买家了。”
岑柠上前随口问了句:“什么地段什么价格啊?”
见人问价,抱着孩子的妇人当即说道,“就在北青门那边,一间大瓦房带个小院,开价三百两银子。”
位置决定贵贱,更何况是天子脚下,北青门虽然不是最繁华的地段,却也不错了,妇人说的这个价相对来说的确压低不少,不过对困境中的妇人来说,价格应该还能再压低的,毕竟她家里都没吃的了,这个节骨眼上,还有什么能比粮食更重要?
“最低多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