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心动45%(2 / 2)

加入书签

是宋之珩。

宁悠悠眼巴巴地看着那块鱼肉,心想,算了,我吃别的。

她低头扒了几根青菜,刚想去够碟子里的糖醋里脊,眼皮微抬,一块鲜嫩的鱼肉,便被递到她碗里。

“刺我替你去掉了。”

宋之珩温柔地说,而他面前的盘子里,放着一小撮鱼刺。

宁妈妈和宁爸爸相视一笑,什么都没说。

孟然吧唧吧唧嘴,夹了块鱼进碗,自己挑刺:“哎,都是一条鱼上的肉,怎么我这块就这么酸呢。”

宁悠悠默不作声地夹了根醋溜白菜扔他碗里,“你尝尝这个,更酸。”

某人的视线一直萦绕在她周围。

宁悠悠顿觉如芒在背。

夹菜的手抖了抖,本想夹进自己碗中的糖醋里脊,硬生生拐了弯,进了宋之珩碗里。

“……你也尝尝,酸一酸。”

她垂着头,默默地吃起碗里的鱼肉。

直到,听见宋之珩略带笑意的声音。

“不酸,甜的。”

**

夜幕降临,明月当空。

今年没有焰火,比起往年,似乎缺了点氛围。

不过好在,除了焰火之外,还有别的事来替代跨年的仪式感。

除夕夜从古至今,一直有守岁的习俗,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灯火必须通宵不灭,要到零点过后才能入睡,为的就是迎接新年的到来。

到了现代,这一习俗依旧保留着,但形式却在不断创新。

比如现在,洛城的年轻人聚在江边,等待着零点钟声敲响。

夜里风大,江边尤甚。

宁悠悠裹紧羽绒服,拢了拢袖子,半张脸都埋进围巾里,懊恼不已。

她怎么就听信孟然的话,大晚上不好好在家里待着,跑来江边倒计时。

看着一左一右两位护法,再次感受到大家体质的差距。

孟然举着相机,兴高采烈地记录着眼前热闹的场景,非要宁悠悠也一起出镜。

“看这边看这边。”

宁悠悠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裹得像雪球,只露出一双眼睛。

她按照孟然的吩咐,对着镜头招招手,随便敷衍了一下。

宋之珩伫在一旁,身姿依旧挺拔,似乎并不畏惧寒风。

“你不如去拍对岸的灯火。”

他给孟然提了个建议。

“这当然,可人也得入镜呐,你们别不动,快换个方向。”

孟然抬手示意两人转过身,背对江面。

宁悠悠不情不愿地照做了,可心里总觉得有点奇怪。

她小声和宋之珩说,“他拍你就算了,为什么非得拉上我。”

宋之珩侧耳去听,末了,给出回答:“没有你,我看起来会很孤单。”

两人正说着悄悄话,不远处的孟然,支好三脚架,把相机放了上去,定好时,便飞速朝他们跑来。

话被打断,孟然自觉地站到两人中间,双手展开,一边揽一个。

“看镜头,咱们来一张友谊照。”

他转向右边催促宁悠悠把围巾拉下来,左边的宋之珩一挑眉,似乎不太满意现在的站位。

顶着寒风,宁悠悠把被围巾遮住的半张脸露了出来,侧脸过去想抱怨两句,却忽然发现身边站着的人换了。

宋之珩站在中间,从容地揽住她的肩,又不太情愿地揽住孟然,淡淡道:“亲子照。”

宁悠悠:“……”

孟然:“…………”

**

零点的钟准时敲响。

悠远清亮的钟声回荡在江面,所有人不约而同地低下头,双手合十许愿。

毕竟心诚则灵。

除了某些人。

宁悠悠舍不得把手从温暖的衣兜里伸出来,意思意思低个头,闭个眼,随便许了个愿。

大抵就是父母身体健康之类的。

虽然她不太信这个,一个要想身体健康,也就这几个法子。

一、早睡早起多运动,二、饮食清淡按时体检,三、生病别拖去医院。

但总归是个美好的祝愿。

她睁开眼,朝周围环视一圈,发现大家都很虔诚的样子。

围巾垂了下来,露出一个缺口,冷风顺着进来,朝她衣服里灌,一双略带凉意的手替她拉了拉,掩住那截白皙的脖颈。

宁悠悠好奇地转过头,发现有人比她还敷衍。

宋之珩唇角勾了勾,微笑着问:“怎么一直盯着我?”

“你怎么都不许愿。”

“我不信这些。”

“我也不信,但总归是个仪式。”

“我没有愿望。”

“那就现想一个。”

在她的谆谆劝导下,宋之珩认真思考了几分钟,抱歉地摊了摊手,“似乎想不出来。”

敷衍程度超乎她的想象。

宁悠悠低叹一声,总觉得这么如此有纪念意义的时刻,不做点什么实在是很遗憾。

“那我替你想。”

她主动请缨,却不知道宋之珩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忽地灵光一现:“希望你万事顺意,一切都能如君所愿。”

宋之珩唇瓣翕动,意味深长地瞥了她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