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 章(1 / 2)

加入书签

大夫人唤来丫鬟春花,“给你家主子找一件衣服换上,这着急忙慌的连湿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下来。她身子本来就弱,若是再染上暑气,那可就了不得了。”

春花低头答应道,“是。”

于岁晏这才上下打量着她的贴身丫鬟,她穿一件青色素衣裹身,外披白色纱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乌黑柔亮的长长秀发,盘于后脑,随意地插上了几只簪子。

她走起路来又轻又柔,没有半点声音,从红木箱子里找出几件衣服,双手毕恭毕敬地捧到于岁晏的面前,“我给小姐梳洗更衣。”

外头的几个丫鬟又端来洗漱用的东西,于岁晏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办,只能像个傀儡似的被春花按在梳妆台前。

她看着铜镜里陌生的那张脸,脸盘白白净净,眉眼清清亮亮。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是黑夜里的两颗星星。眼睛下面,是一张小巧的嘴,一笑起来,嘴瓣儿像恬静的弯月,当真是一副十五六岁的模样。

相比她在现代的那个长相,不要好太多,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于岁晏可是她正经的老祖宗,怎么基因传到她这一辈,就差到了极点呢!

除了春花还有一个丫鬟站在她的身后,她也记不得是谁,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别说那丫鬟一愣,就连大夫人和刘嬷嬷也都呆住了。

“小姐这是怎么了,怎么连我的名字都不记得了”丫鬟问,“我是秋月啊!”

于岁晏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她早该想到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嘛,这古人取名字还真是有诗情画意。

大夫人连忙招过刘嬷嬷,倾耳说道,“快去把少夫人请过来。”

刘嬷嬷垂首道,“是。”

于岁晏坐在妆台前,将一个宣窑瓷盒揭开,里面盛着一排十根各式各样的玉簪花棒,拈了一根在手中把玩着,“我今日掉进河里,脑袋碰到了石头上,有些人和事我都记不太清楚了。”

大夫人既担心又心疼,问道,“那你可还记得我。”

“母亲这是说的哪里话,女儿怎么可能会记不得你呢。”

那大夫人的打扮与气派她自然一眼就能认出来,她低垂鬓发斜插镶嵌碧玉龙凤钗,身着白色牡丹烟罗软纱,逶迤白色拖地梅花百水裙,用银丝线勾出了几片祥云,下摆密麻麻一排蓝色的海水云图。

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额前薄而长的刘海整齐严谨,用碳黑色描上了柳叶眉,扇子似的睫毛下透出黝黑明亮的眼眸,唇不点而红,素颜清雅。

大夫人就是大夫人,气度和身量都是一等一的好,不是三姨娘那种妖媚女子能比得了的。

听到于岁晏这样说,大夫人那颗提到嗓子眼的心便放下了,“认得便好,认得便好。”

可见大夫人对于岁晏的宠爱不是一般的深,那是比大海还要深。

即使是在现代,她要是敢跟哪个男人私奔,她妈一定会一不做二不休,打断她的狗腿。

当然,她妈也相信没有哪个男人会眼瞎到要和她女儿一起私奔。

不一时,只见两个嬷嬷并三四个丫鬟,簇拥着唐怀柔进来了,于岁晏见着她就如同见着了二十一世纪的亲人一般,高声呼喊道,“嫂嫂~”

这一声喊得别提多亲切了。

吓得唐怀柔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幸亏贴身丫鬟浅雪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她看着于岁晏浅浅一笑,便是打过招呼了。

大夫人不免心中起疑,她这个女儿和儿媳之前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的要好,怎么微阳把她带回来以后,她不但没有生气发脾气,反而变得如此的乖巧。就连刚刚她对老爷说的那番话,都让她觉得惊讶不已。

大夫人越琢磨越觉得眼前之人有蹊跷,她仔细打量着于岁晏的身材样貌,全身上下哪都没有变化,可她就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劲的地方。于岁晏察觉到大夫人投射在她身上的目光后,歪头一笑,这个大夫人可比她妈长得漂亮多了,也温柔多了。

唐怀柔拜见了大夫人道,“不知母亲叫儿媳前来所为何事”

大夫人见于岁晏偏过身子,正把玩着手中的金簪,忙把唐怀柔拉到旁边问,“岁晏今日从河里救出来后,可有什么异样”

唐怀柔想了想,如实说道,“小姑醒来后,口中胡言乱语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我同她一起坐轿子回家的路上,她竟问我现在是什么朝代,她姓甚名谁,仿佛失忆了一般。”

“即使如此,你怎么不早点通报。”大夫人皱眉,嗔怪道。

唐怀柔终于知道她家相公为什么不趟这趟浑水了,她垂下头,不动声色,眼光落在窗外开的正艳的海棠上。

刘嬷嬷赶紧拉了拉大夫人的袖子,“夫人,少夫人也是没想到小姐的病会那么严重。”

她的手指用力地绞着腰带上的络子,看起来依旧是无动于衷的样子。

“罢了罢了,你先回去吧。”大夫人扶着额,摆了摆手。

唐怀柔走到门口之时,于岁晏转过脸来问道,“你现在就走啊?不再多待一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