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2 章(1 / 2)

加入书签

春花拿起水中泡着的玫瑰,在鼻尖嗅了嗅,“少夫人就爱在园子里养些花花草草,一年四季皆如春日一般,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喜欢不已。”

林厨娘也随之附和,“少夫人是个好人呐,且说翠柳死后她还拿了几件新做的衣服给她嫂子,试问有哪个主子能做到这般。”

确实如此,唐怀柔是个心思细腻又极善良的人,放到现代她能拥有更好的幸福。

于岁晏又开始感慨起来,她一日能为这些姑娘流下不少的泪水,堪比林妹妹那般多愁善感了。

春花见她神情又有些恍惚,赶忙转开话题,“我也来帮忙。”

只见林厨娘将猪油与面粉混合,揉成不粘手的面团备用,再把用糖腌渍过的玫瑰瓣倒入锅中,加入没过花瓣的水大火熬煮,煮沸后加入剩下所有的糖和水,熬煮至自己喜欢的黏稠度即可离火,一般要熬煮半个时辰。熬制好后,趁热把玫瑰酱倒入罐子里,盖上盖子密封,放置完全冷却后即可舀出一些备用。

将醒好的面团擀成片装,然后对折起来再擀,这时再舀一勺玫瑰花酱包进去,用手心的轻柔的力度团成个小圆球,锋利的小刀在上面划十字,深度要把握好,否则切深了露馅或者切浅了开不了花。

锅中再倒入油,大概能淹没面团一半的位置,烧至青烟升起把面团下锅。然后缓缓加入温度稍微低的油,直到差不多淹没所有的面团。开小火,等油温一上来,用勺子舀油往每朵上面浇油,这时候动作要轻柔,以免力度太大破坏了美感。

炸到一定程度,还要从油锅中捞起放到明炉中烤制,原来这烤箱不是现代人的专属用品,远在古代就有了,只是这个明炉又高又大很不方便。

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烤东西都是很废时间的,这个时候于岁晏又开始无聊了,眼瞅着天的乌云越压越低,风也越来越大,吹的树叶沙沙作响。她掐指一算,这天有异变,以她看了二十多年天气预报的经验,七月不是大旱就是水灾。

看这这天势,必有一场浩劫。

她不禁想到,这古代有下水道吗?刚刚秋月把园子里的水往外引,可见她园子里是没有的,既然偌大个于府都没有,那更别说贫苦人家了。一场大雨下来,屋子里都积满了水,还怎么住人。

万一发了洪水,那些百姓可怎么办,她是官家小姐自然不用受饥饿逃难的苦,可她毕竟是二十一世纪的人,自小经社会主义的熏陶,所以更要肩负起重任,未雨绸缪。

在她正对着阴沉沉的天深谋远虑的时候,九歌也正对着秋月手足无措,“你家小姐不在”

秋月见来人是世子身边的贴身侍从,忙打着伞起身,“我家小姐出去散心了,可是世子找她有事?”

九歌听闻于岁晏不在轻松多了,脸也不那么绷着了,“我家世子有话让我代传,既然五小姐不在,那我就告诉你吧。”

秋月忙摆手,“你还是等我家小姐回来亲自告诉她吧,我嘴笨怕传不好话。”又紧着说,“外面下着雨,你还是到檐下等吧。”

九歌见她如此热情也不好推迟,更何况这一会儿雨又下大了些,在此等等也未尝不可。

秋月是个极热情的姑娘,特别是对陌生人的男人……

她先是端来果子,又端来于岁晏赏给她的点心,不一会功夫桌子上摆满了吃的和茶水,不知道的还以为木樨阁是个茶馆呢!

九歌疯狂地摆手,“我不吃了,真的,我都吃饱了…”说着,忍不住打了个饱嗝,他都快撑死了,心里焦急道,这五小姐怎么还不回来啊!

秋月却还以为他只是客气,又把给他倒了满满一杯茶,“这是峡州的碧涧茶,你且尝上一尝。”

九歌挺直了背,拱手道,“多谢秋月姑娘好意,只是天色见晚,雨也小了些,我还是先走罢。”

“你还没把世子的话告诉小姐怎么能走呢,要是世子知道你无功而返,会不会生气”

宗玄那张阴沉的脸浮现在眼前,九歌无奈的坐着继续等。

玫瑰酥做好后,于岁晏也不久留,装了两碟放进红酸枝食盒里。

临走前特地拉着林厨娘的手再三嘱托,“记得明日去米行多买些米来,最好拉它个三五桶也不多,一定记着昂!若是钱不够就到我园子里来拿。”

林厨娘也不敢问为什么,主子的吩咐她只有听的份,更何况这采买的活还是于岁晏给她夺回来的,她只需做好分内的事便罢了。

片刻的功夫,主仆二人就回到了园子,于岁晏看见檐下坐着的男人还以为是宗玄呢,心下正开心,便听到秋月喊道,“小姐你可回来了,九歌在此等了好久。”

原来不是宗玄,于岁晏心里有些失落,但转眼一想,九歌肯定是宗玄派来的,也不知是何事。

九歌站起身,拱手沉声道,“我家世子昨夜受了风寒,不能前来赴小姐的约,还请小姐见谅。”

于岁晏一听宗玄生病了,甚是紧张,在古代别说发烧感冒了,就是磕着碰着一点都能要人命,这里的医疗水平那么落后,生了病可不能小觑。

“他怎么样了?大夫可看过了?吃过药没?吃的什么药你来时他精神可还好”于岁晏有些紧张过度了,哗啦啦问了九歌一大堆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