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很快到了初一。新年的头一天,皇帝要为百官赐福,林正堂一大早就去了宫里。因为这个新年意义特殊,林从焕便说护送妻子和妹子到京郊的天宁寺进香,只是这两人一个有孕,一个贪懒,耽搁了许久才出门,闹得他哭笑不得。

俗话说新年新气象,林夕媛难得的让半夏帮自己梳妆打扮了一番,又特地穿了胡氏做的大红披风压压日子。她如今已经回白了一些,身子仍是纤细,穿一些暖色反倒是能撑一撑气韵。

她没有什么特别的信仰,却也觉得这样的日子格外有意义。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她们去的又不算早,到寺里的时候,内里已经有很多香客了。

林从焕陪着两人到佛前进了香,又添了不少香油钱,完了嘱咐林全和一应丫鬟照顾好两人,说着就是要走的样子。

“大哥这是要去哪?”林夕媛不解。

“他呀,保准又去看诗了。”胡氏哭笑不得,跟林夕媛解释每年这时候,寺里都有诗会,出了不少名词佳作,林从焕本就是个爱文如命的,当然不想错过。

林夕媛听了不禁感兴趣:“要不咱们也去看看?”

“那边人太拥挤,我还是在这边坐着等吧,妹妹想看让林全护着去。”胡氏道。

林夕媛当然不能把她一个人扔下,便也不去了:“反正我也没那造诣,不去也无所谓的。”

胡氏怕她无聊:“天宁寺的塔前有两株古树,枝繁叶茂,百年长青,不如咱们去许愿祈福吧,只当是玩玩。”

“也好,嫂嫂正好能给我这小侄儿求个平安。嫂嫂希望是男孩还是女孩?”

“男女都好,我只求他平安。”

两人于是一起到了千寻塔下,只见塔前两株香樟苍青亘古,繁枝于半腰互相纠缠合抱,别有一番缱绻。

树下人很多,有不少人在挂平安符,红符交错碧叶之间,相映成趣。

林夕媛一见亦觉得喜欢:“嫂嫂,咱们也去挂。”

两人到一旁请了平安符,正准备挂到树上去,忽然前方树下一阵骚动,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老妇人,惊慌地叫着。

“老夫人!”

“这可怎么是好……”

看这动静,仿佛是有人晕倒了。

林夕媛忙对胡氏道:“嫂嫂,我去看一看。”胡氏知道她心善又懂医,连忙点头。

林夕媛快步前去:“让一让,我是大夫!”

“大夫来了!”

听到有大夫来,病人家属顿时欣喜,连忙散开让出一条道,好让大夫近前医治。结果一看来的是个女孩子,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该做何反应。

“不要围着她,这样病人会呼吸不畅,地上凉,拿披风给老夫人垫一垫吧。”林夕媛说着就要伸手去解自己的。

那家人反应过来,忙说不用,身后伺候的丫鬟婆子很快拿了大氅垫在老夫人身下。一旁的年轻妇人迎上前:“这位姑娘懂医术?”

林夕媛点头:“略懂一些,情况紧急不如先由我看看?”

此时胡氏也走过来了,帮着说:“我这妹妹医术尚可,我的身孕也是她帮着调了身子才有的,不如就先让她看看吧。”

那妇人想着这时候左右无法,便道了谢,另一位年纪稍长、穿着贵气的夫人则在一旁安慰她。

这边的动静引得不少人注意,外披墨玉大氅、内里裹着朝服的男子过来接人的时候,一眼便瞧见了目标。

他略走近了些去看,这才颇为惊奇地发现正在诊病的是一位年轻女子。

她看上去似乎年纪不大,样子却很从容,并未因为眼前的情况而紧张慌乱。

这种紧急时刻,林夕媛一心想的是解症救人,连慌乱也给忘了。她见家属应了,也不耽搁,立时用帕子搭了腕子切脉。

眼前这病人脉象呈现为肝阳偏亢,脉搏冲力强,再看她身体微微抽搐,神智不清,面色发红,像是中风发作的样子。

“以前也有这现象么?麻烦帮我将老夫人平放。”林夕媛一面问,一面再用医疗芯片快速诊断核对。

“是,只是没有这么严重,以前只是会身体抽搐,口不能言。”那夫人答着,令下人照她的话做。

“是中风之症。”林夕媛两下里一核对,已然确诊,抬手向后,“半夏,银针。”

自她学了医以后,针囊都是要随时带着的。半夏取了来,林夕媛接过,用手一拉一抚,露出其中长短粗细各异的银针,正是林正堂新给她打的那一套。

却说那妇人原本无法,并不太信这年轻姑娘医术如何,此时见她切脉问症十分果敢,已经有了三分希望,再看她随身带着针囊,更加信任。

林夕媛右手捻起长针,左手握了老妇人的手,行针刺向其食指指腹,针入穴位,再探些许,方才拔出,血珠顿时涌出。

没等病人家属问,林夕媛就道:“中风发作时刺血而出,可以减缓体内阳症,能解一时之急。”

原本看见出血的家属还有点嘀咕,听她这么一说也就不再多问了。

林夕媛如法炮制,再先后刺了中指、无名指,见效果不甚理想,再刺耳后。

当林夕媛针探耳后,再次放血,老妇人终于嘤咛一声幽幽转醒。

“醒了醒了!”家属们顿时又惊又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