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2)
一入宫门深似海,女儿嫁给的是太子,日后万人之上的帝王。虽然表面上荣华尊贵,可后宫佳丽三千,万紫千红中谁又能永远一枝独秀?身为皇亲贵戚,各中酸楚无奈,她怎能不懂?人人都道那皇城内锦衣玉食,富贵滔天。可那高墙内却也是风云诡谲,世间最见不得人的魑魅魍魉莫不暗藏其中,一个不慎,便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女儿都是娘的心头肉,看到女儿受委屈,做娘的哪有不心疼的。可谁让她生在这样的贵胄之家呢,从出生起便担负着延续家族光辉的使命,她的前路是福是祸,关键还是要靠她自己。知女莫过母,她这个女儿的性子又……唉!陈夫人捧着女儿如花般的脸蛋,深深叹了口气:“如儿啊,不是为娘唠叨你,你要学着收收性子,你嫁给的是至尊至贵的太子爷,即使有那拈酸吃醋的心思也要藏在肚子里,面儿上必要做成贤良淑德的样儿来。你看你皇姑母,无论圣上起于草莽时还是成为一代帝王,多少年来,还不是一直将她捧在掌心,这其中的学问关巧你要多琢磨琢磨啊,再说了……”
“母亲不提姑母也罢,那母后虽是亲姑姑,但到底与父亲不是一母所生,在宫中却是不如嫡亲的贵妃姑母真心疼我。”
陈夫人赶忙掩住女儿的嘴,语重心长地劝道:“莫要说些什么嫡庶之类的胡话,被人听去可了不得,你皇姑母如何不疼你呢?你入宫五年有余,太子身边才两三个侍妾,还都是你皇姑母托你父亲从咱们族中挑去的人品稳重的孩子,还不是怕被有心人钻了空子,让你委屈。如今你那皇儿都两岁了,要给太子纳几个侧妃,也是合情合理。再说了,我的儿,你别看我们陈家如今荣耀鼎盛,外面不知多少人眼红呢,巴不得寻出错儿来,踩上一脚。内阁里早有人上书陛下,说什么‘朝中结党,外戚势大’。你皇姑母公然张罗着给太子纳侧妃,也是为着安民愤啊,你遇事要学着多方考量才是。”
陈君如渐渐止了啼哭,镶着红玉宝石石的黄金护甲深深嵌在手心的嫩肉里,咬着艳唇,委屈道:“可是母亲,我真的担心太子有了新人就将我们母子抛在脑后了,深宫寂寞,女儿真不知该如何度日啊。”
陈夫人扶起女儿,将她揽在塌上,抚着她额前的碎发,叹道:“若想留住太子的人,就要学着收住他的心。”
陈君如听了母亲的话,绞着帕子,沉默地看着那雕栏玉砌的高堂画栋。
他温文尔雅,看着最是和善好相与。只是他的心对她来说却如那水中月,镜中花,虽能见,却不知该如何得来。
--------------
月落子规啼,一辆四驾马车载着位满头珠翠的命妇停在洛府高门前。洛府主母张氏带着众丫鬟氏早已在门口恭候多时,命妇由婆子扶着下了马车,随着张氏一路说笑着来到前厅。丫头们鱼贯而入,顷刻间,厚重的红木案几上便摆满了香茶果品。
这位贵客就是许绍的母亲,当朝一等公爵许老将军的夫人。
许家世代忠烈,许家祖父在追随威帝争杀天下时战死沙场,其子孙也个个骁勇。嫡孙辈中许绍更是文韬武略,英隽异才,少有英明。再加上这英俊少年又极精曲艺,气度舒朗,故世人都将他与三国时那雅量高致的江左周公瑾相较。
此次漠北之战许家父子也均随军出征了。
张氏请许夫人上座,笑着寒暄道:“听说此次漠北之战许将军为先锋,在大都那场战役中将那蒙古骑兵打得落花流水,许将军当真老当益壮,威风不减当年啊。”
许夫人放下茶盏,用帕子试试嘴角,微微一笑:“哎呀,哪里啊,不瞒张夫人说,我家老爷子这身子骨早不好了,早年南征北战落下了一身的伤病。此次请战也是为着绍儿,这孩子刚及弱冠,第一次战场厮杀,他父亲和我不放心的很。”
天下父母心莫过如此,张氏心中不禁感怀:“许郎虽年少,却是文武双全,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孩子。”
许夫人见张氏夸起儿子,脸上笑做一团,眯着眼睛跟着入了正题:“只是这孩子倔得很,又心气高,在婚事上极不上心,说媒的上门提了几门亲事,他都不愿意。我跟她爹又只他这么一个孽障,盼着抱孙子愁得什么似的,谁知自无意中撞见了贵府千金,便转了性子,只说,‘娶妻当娶洛家女’。只是这洛阳城内谁人不知府上千金有着倾国之貌,恐怕前来求亲的贵胄世家都踏破门了吧,也不知我家犬子有没有这个福气呢。”
论门第,许家要高出洛府一大截,许老将军夫妇俩的人品在洛阳城亦是有口皆碑。那许郎气度非凡,又全没有世家公子哥的浪荡习气,对洛芙也是痴情一片,小姑若能如愿入嫁确是天赐良配。张氏心中开怀,面上却不好太过表露:“许夫人过谦了,洛阳城里虽是才俊济济,但谁人不知许郎英名,每每提起令郎,我家公爹亦是青眼有加。只是此事体大,待我回了公爹、夫君才做定夺如何?”
许夫人听后,满面喜色,急急地说道:“好好,如果洛大人同意这门婚事,等他们爷们俩班师回朝,我和老将军可就带着三媒六聘前来提亲了。”
躲在窗外墙根下的翠缕听得二人谈话,不等许夫人离开,便猫着腰奔回后院,将种种情形声情并茂,一字不落地告诉了洛芙。
皎皎月色,星河灿烂。洛芙卧在小窗前的美人榻上,如水的夜色洒在那脂玉般的精美脸颊上,望着如勾弯月,美目流盼间,许绍那芝兰玉树般的模样又浮现在眼前。
“等我靠自己本事赚得了功名,便要去府上提亲,能娶你为妻,才不枉此生。”自那次古道边与他意外邂逅,她便对那一身白袍,腰挎青剑的朗朗少年萌动了芳心,他那掷地有声的承诺仍旧犹言在耳。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多少春闺女子的梦寐以求,这一世若能嫁给他,什么功名利禄,她一点都不在乎的。
上一世他为了她白白惨死,今生,她只希望能与他如约相爱相守,如此便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