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1 / 2)
顾老夫人同紫阳先生一样,都不喜欢那起话里藏话的迂回做派,魏攸宁态度坦荡,索性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顾老夫人将糕点放下,用帕子咽了咽唇角:“何事?”
“十日后书院的小会,老夫人觉得用这些糕点待客如何?”
晋江书院每年三场大会,每月一小会。
月会每月初九进行,每会两日,邀远近书院学者,讲学论经,场面极为盛大。
顾老夫人顿了顿:“这些糕点无论味道卖相自是没得说,不过,大会当日所需分量甚大,只怕是不大好办。”
魏攸宁道:“我入书院后,顺便调整了家中在南京的几项产业。其中观山山下的天香楼花了大价钱翻新,近日生意却有些惨淡,我思来想去,便只好厚着脸皮前来相求,想借书院的光,让楼外楼在南京的才子先生们眼底露个面。”
时下达官显贵,哪个富富之家没有点产业,魏攸宁本就出身于盐商世家,到南京之后顺道打点一两份产业也是正常。
顾老夫人并没有一口答应知道此事,面露思索:“你待我想想,明日答复可否?”
魏攸宁知晓,这是老夫人要征求紫阳先生的意见。
“多谢老夫人。”
“……”
今日的糕点,紫阳先生吃得不亦乐乎,赞不绝口:“夫人,今日这糕点做得比那日的还好,且这名字取了四君子的雅意,意趣颇佳。”
紫阳先生心念一转:“这些糕点究竟是何家所做,先前夫人你也不肯提,若是能在几日后的大会上用,倒是颇好。”
顾老夫人一笑,这个魏珩竟和紫阳先生想到一处去了。
她当下便将糕点的底细一一向紫阳先生道明。
紫阳先生面上的笑意渐渐收敛下去:“你说这些糕点,乃魏珩所为?”
顾老夫人怕他误会,解释道:“最先的梅花糕,原本就是他为表谢意,给老身做的。后来还不是见你同蓁儿二人都极爱此梅花糕,便厚着脸皮向魏公子讨了些糕点的方子。”说着,又故意将话题岔开,“不过也不知为何,咱们做的就是没有那个味。”
紫阳先生瞧这桌上雪玉可爱,栩栩如生的糕点陷入了沉思。
那雪白软糯,芳香甜口的滋味儿着实极佳,甜而不腻,又兼有清香,再配着春日见山的梅子酿,正好解腻。
顾老夫人笑笑,忍不住道:“此事有什么好为难,方才你不也说这糕点的意趣颇佳,用来大会正好合适,既然他的楼外楼经营困难,咱们顺便帮人一把,又有什么不妥。”
罢了,吃人嘴短
最重要的是,这些糕点确实罕见。
紫阳先生点头:“罢了罢了,便依你所言。”顿了顿,他肃色,“日后此类事,得需先同我商量才是。”
……
几日后,魏攸宁又接到魏叔来信,信上言黄应庭果真不老实,近日结交了一帮草莽游侠,日日宴请,也不知是在筹谋何事。
魏攸宁冷冷勾了勾唇。
这是一计不成,又想给她添堵了么?
魏攸宁提笔写下对策,让魏叔去她长姐借几个人,以防黄应庭闹事。
此事办妥,魏攸宁便将心思放在书院的讲会之上,并提前从楼外楼拣选出制备讲会那日糕点和果酿的人手。
时光如水,眨眼便到了晋江书院两月一次的讲学之日。
远近书院都收到了帖子,前赴这场盛会。
是日,紫阳先生盛装着群青云纹道袍,戴绸绢凌云巾盛装出席。
以紫阳先生为首的几位先生一道举行了释菜典礼,祭奉圣人先贤。
祭祀罢了,便由紫阳先生于讲堂宣读讲义,歌诗一章,开始讲会。
期间大儒会讲,质疑问难,对答之间,实在是精彩纷呈,令人受益匪浅。
首日主要是各大书院先生讲学,次日才是学生们文比切磋的舞台。
今年讲会,除了大儒先生们之间的风采,最令人称道的乃是晋江书院别出心裁的金陵碧和春日见山。
这糕点本就雅致,色香味俱全,舌战辩议之后来一口雅致清爽的糕点,再佐以梅子腌制的果酿,实在畅快得很。
只是出席的都是些自视清高的文人,教养颇佳,不好意思吃得太过,或者要求接续,故而众人都深深的忍着,待大会结束后,纷纷打听这糕点究竟出自何处,一来二去这楼外楼的名声,便在晋江书院的这场大会上传了出去。
不过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这日傍晚,魏攸宁便收到魏叔了来信。
果然不出她所料。
今日便有一群江湖人欲在楼外楼闹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