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西苑(1 / 2)

加入书签

白志衍是白老太太最爱的幺子,也是白府唯一从仕之人,白老太太眼中光宗耀祖的希望之星。白三夫人在生产六小姐时不幸离世,三房便只有六小姐一女。白老太太一直希望他早日续弦以便开枝散叶,可总被情痴的白志衍不冷不热推拖着。白老太太原想老三儿情殇过后总能碰到投缘的女子,为白府带来满堂出息的子息。这不算过分的美梦梦了半晌破了,老三子先是一步离去。白老太太撕心裂肺哭了好几日,把能商量的长子和次子唤来,说是想给老三儿过继一个儿子,让他走得儿女双全。

白大老爷白志平膝下独有一子三女,独子白琚松还是白府的嫡长孙。他捂了捂大肚子,觉得这倒霉事轮不到自己,飘飘然就大力点头赞同。

白志庸房中倒有二子三女,一是已故卫氏所出的嫡长子白琚琛,一是侧室王氏所出的次子白琚柏。嫡子自然不能过继。次子白琚柏虽然不算争气,终是舍不得。他沉默很久,想了一个烂借口:自古过继都选幺子,白琚琛是断然不能考虑的。至于白琚柏嘛,他不学无术放浪形骸一直都不被三弟所喜,若过继了他,一定是违背三弟心意的。

白老太太凄凄惨惨哭了半晌才兜出她早想好过继的人选,是白府的旁亲,白老太爷堂弟的次子房中的小子,名唤白琚竹,年方十四。

这位白老太爷堂弟的次子在白氏同辈里排行老五,算是顶出名的一个无所事事的懒人。前后娶了三妻四妾全因他没拿家用无米为炊,哭啼啼地跑了。以至他的大半生都在老光棍中度过。他的三妻四妾里也只有他那烟柳巷的四妾给他留了个瘦弱的儿子,便是这白琚竹。按理说,老来得子该是捧在手心里呵护,偏偏这白五爷过惯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嫌那小儿子是个累赘。说来也有白二太爷一脉早已旁落的缘故,这过继儿子的主意还是人穷志短的白五爷自个巴巴提出的。

说到这,白老太太又是凄凄惨惨哭了半晌,自从白老太爷仙去,白府何尝没有败落,至今尚能勉强维持个表象的体面,都是因为有老三儿这争气的儿子。可偏偏是这最争气的儿子让她白发人送黑发人。白老太太心碎复心碎后,就只想体面风光地给白志衍办场葬仪,让老三儿此生走得圆满,来生也富贵可期。

白府的两个大老爷一听倒霉的不是自己,立刻双手赞成,一叠声诚恳地表态:“一切单凭母亲做主。”

言罢,两人也跟着白老太太一起伤感起三弟的离世。

白志庸担心自己对幼弟的思念表现得不够诚恳,抹了抹眼泪,还张口痛骂了白琚琛两句,说这蠢儿行事拖拉,知晓了家里的变故,还耗费这么多时日才登船归国,最是可恶,着实不孝。接着又恨骂起当初就不该让他出洋读书,儿子的坏一定是受了洋人做派的影响。

只要讲到了洋人,光绪宣统年间皆任蓝翎侍卫的白志庸就有了一肚子牢骚,有一堆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可抱怨,而且可以日以继夜,滔滔不绝。这在白家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于是突变话痨的白志庸才气哼哼地开了一个陈年往事的头,已经把白志平和白老太太的伤感的眼泪都吓得收了回去。白老太太赶紧无奈地挥手,让正在愤谈辛丑之耻的老二儿退下去。

两个白老爷退下后,白老太太又开始掰着手指数日子。这几个月以来,她唯一所做之事就是盼着白家的两个败家仔能早日带回自己的老三儿。

是夜入梦,她终于梦见了她的老三儿。梦里白志衍牵着一个小姑娘迈过白府的垂花门,他对老太太说:“娘,我带女儿回家了。”

白老太太在梦里也是泪洒衣襟,她恍惚觉得儿子还活着,只是攥着白志衍手臂说:“回家好,回家了就好。”她还想问问儿子离家这么久,回家了可想吃什么?

却悠悠从梦中转醒,真真是午夜梦回,惊觉虚梦一场,天人永隔,白老太太便又凄厉地哭起来。

随侍在内间的周嬷嬷被惊醒了,她起身披了衣服为白老太太倒了碗一直温热在小碳炉上的安神汤,又是陪哭又安慰了白老太太许久,白老太太才重新入寝安眠。这一折腾,却也到了东方既白,白老太太睡得朦胧里,像是听见仆役们喊了起来:“三少爷和六小姐回来了。”

“三老爷回家了。”

白老太太梦中惊醒,挣扎着披着衣裳就起身出来,她由周嬷嬷扶着,走得又急又颤。行到了半途,她看见了白琚琛,看见了怀抱骨灰盒的白莞,仲怔半晌,上前颤巍巍地抱住骨灰盒,撕心裂肺地痛哭起来。

越来越多白家的里亲外戚也迎了出来,他们在白府已住了好几日,就候着白志衍归家。见此场景也纷纷痛哭出声,仆役们也随之落泪哽咽,白府上下皆是嚎啕哭声一片。

白莞就是在这一派悲伤的气氛中走进了白府。在白老太太的操持下白志衍恢宏的葬仪做足七七四十九天。白氏家族的族人几乎全数到场。一轮仪式下来,白莞虚脱得哑了嗓子。原本她不必如此辛苦,毕竟白府计划了过继子嗣到三房。可惜这白琚竹的庚辰送到了老道士手里一推,道了一个八字不合。白老太太却又不信,还是准备了过继的仪程,一族上下百余人见证,白琚竹端端正正地站在蒲团前,才一拜首,顶上的莲花纸灯准准砸了下来,摔个粉碎。

征兆太不吉利,族人议论纷纷。

白五爷转身塞了两块大洋到老道士的手里,请他想想办法。

老道士一捋长须说:“此事还需掷茭杯叩问亡者。”

众人纷纷附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