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 / 2)
元宵节那天白琚琛送给白莞一个兔儿灯,她觉得这表示他认错了,于是就不再生气了,也把自己给他买的那双素黑丝棉鞋送给他。白琚琛蹙眉看着这鞋许久,最后坚定地说:“我不穿丝棉鞋,你还是送给别人吧。你以后也不要买鞋给我。” 白琚琛第一次这样没礼貌,白莞觉得自己的好心都被辜负了,于是抱着鞋又气哼哼地走了。可是这一次她没什么时间生气,他们俩有正经公事要处理了。
白三太爷带白家的主事老爷们来见白琚琛,他的话才开了头,白琚琛就派人去西苑请白莞。几个白老爷有些看不过眼,家族开会哪有女眷与会的道理,就算是白老太太这个辈份了,也没有她说话的份。但是白琚琛清楚地表示,白莞与会不是因为她是白家小姐,而是因为她是源远的股东,她的意见很重要。于是哼哼唧唧的不满里,再没人提出异议。
白三太爷是白家的族长,也掌管着白氏堂的经营。白氏堂是由广字号,平字号,宁字号和泰字号四个商号名义共同出资创立的,各号曾分属白老太爷,白二太爷,白三太爷及太原古家。白二太爷这房由于传到吃喝嫖赌的白五爷手里,他变卖股本的挥霍之下平字号已经停业,也不再占有白氏堂的股份。于是广字号,平字号和泰字号就各占白氏堂三分只一的股份。现在太原古家想将手中白氏堂的股份出售,但是白氏堂的经营遇到了危机,实在拿不出钱来吃进白氏堂的股份,想来想去,白家希望源远能顶下泰字号持有的白氏堂股份。
白莞当即表示了反对。几个白老爷见她没规没矩的样子,气得吹胡子瞪眼地想拍桌。可是白琚琛偏偏摆出一副虚心请教地态度问她:“为什么?”
白莞笑了一笑,她说:“白氏堂整体经营情况并不好,购买33%股份,还没有经营权,这实在不是一个理想的投资项目。”
白三太爷,捋了捋胡子,赞扬了一番源远的成功,又表示白氏堂的管理可以交到年少有为的白家子孙手上。
白莞不表态,她望向白琚琛,却见白琚琛在等她表态,她不禁问他:“你是想以个人名义买白氏堂股份吗?”
“是源远的名义。”他说的很明确。
“既然是用源远的名义,那我便是投反对票。我认为对于当前的源远来说,多元化的经营过于冒进。其二,我不清楚白氏堂的所有产业,但知道的有面粉厂,织布坊和碾米坊,这些作坊如果具有代表性,那么白氏堂不仅是经营理念很落伍,它的机器设备也很老旧,如果源远来管理当然可以带来新的经营理念,但是这些设备更新换代的投资呢?其余各号可拿得出钱?如果不能,需要向源远拆借,这等同说源远背上所有的风险。却只有33%收益。最后说到经营权,白三太爷刚才表示可以让渡经营权出来,可是没有股权的经营权说白不过是掌柜,若是之后收回,源远不成了白忙一场替人做嫁衣?”
有人说:“六姑娘,现在家族开会你一个姑娘坐那听就成,你的意思不作数。让三哥儿讲话,别不懂规矩。”
底下一片附和。
白莞冷笑了一下,继续替他挡枪,她说:“源远收购白氏堂是要过董事会的。现在源远的董事会三人四席,我一席,杨盛廷一席,白琚琛两席。我不同意,杨盛廷一定也不会同意。2票反对,就算白琚琛同意,这个案子也过不了。”
白莞说的是实情。杨盛廷在源远顶了个闲职,偶尔也来坐坐。他撞见白莞和白琚琛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呵呵呵地笑,由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说:“我听我白妹妹的。” 假使这个收购案真闹到董事会,杨盛廷一定又是呵呵笑说,他听白莞的。
白家大老爷们皆拂袖而去,他们活这么老,真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嚣张又没有规矩的闺阁小姐。
元宵节后,白家大房与白琚琛,白莞一行就开始整理行装,准备返回上海了。白老太太给白莞准备许多东西带回去,有吃的,有穿的,有玩的,足足一个樟木大箱子,她于是到白老太太处道了谢,返回时候看见白琚琛独个坐在西苑的回廊上失神,一身落寞。他甚至都没有察觉她走近,直到她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他才恍惚说:“哦,是妹妹啊。”
他很久没有唤她妹妹了,她每次闯祸他总是大吼一声:白莞!之后平顺了心气后就唤她:小莞。她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他这样不开心,问他他也不说,她便提议两人一起到街上走走散心。他牵着她的手沿着路慢慢走,正月的胡同里,不时孩童欢笑地点放烟花,他看着他们奔跑嬉戏,他说:“时间过得真快,我总感觉带你从英国回来都还像是昨天的事。”
白莞让小容找黄贵打听一下白琚琛到底发生了什么,小容悄悄在她耳畔说:“白二老爷给三哥儿议亲了。”
“清铎同意了吗?”
小容摇摇头,又觉得自己的表达有歧义,她说:“还不知道,但是白二老爷做了主,三哥能不同意吗。”
白莞又让小容去打听打听这女方家是什么情况,重点是:人美不美。白琚琛那时那么难过,难道女方是个丑八怪吗?还是出了名的夜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