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章2前方战况(2 / 2)

加入书签

“车驾次大同,连日风雨,军中常夜惊”

“军中夜惊乃是军心不稳,指挥涣散,很危险。”一位有过从军经验的侍郎说道。

竑毫不犹豫:“诸位阁老,就照徐大人大人所说,马上拟旨,五百里加急。”语气无可辩驳。众人只能照办。其实,别人也确实提不出更好的建议。

当天还有别的事,竑便不再过问。放手由内阁处理。

第二天,又一份战报送到:“永顺伯薛寿率四万人支援,至鹞子岭,陷入埋伏,全军覆没。”

众人大惊失色。形势严峻了。

“锦衣卫指挥呢?到了吗”竑问

“臣在。”指挥使陈述出列。

“你马上挑选一百名健将,要骑术好,功夫好。找个得力的人带领,轻装简行,马上到前线护卫皇上回京。什么都不要管,只管将皇上带回来,平安带回来。这是我的谕令,到前线交给李俊峰。今天就出发。”

竑吩咐完,坐在那,一言不发,他心里焦虑万分,但无计可施。只能等。众人也不敢多言。半响,竑语气和缓地感叹道:

“漠北为乱已久,为何边防守备如此脆弱。堂堂永顺伯竟然阵亡。□□曾派大将深入大漠,将漠北打得溃不成军,太宗也曾亲率大军,将漠北各部尽数剿灭。为何不到百年,漠北竟能再次崛起,而我却边备废弛,不堪一击。诸位有何建议,尽可畅言,上奏也可,”众人还是默不作声。竑也没期待此刻大家能畅所欲言。但他相信,他表态了,肯定会得到回应的。现在重要的还是不要让皇上陷于险境。

下午,又有战报:“车驾还,至宣府,敌军追击,恭顺侯吴克忠拒之,战败。”

竑坐不住了,他忧心如焚。怎麽会这样!他为什么不阻止父亲!虽然他面对的是君、是父,君父对他有绝对的权力。可他可以拼命啊。大臣对皇帝还可以死谏,他作为儿子,为什么不能!总是犯这样的错误!立储是这样!亲征是这样!弟弟是这样!父皇又是这样!竑绕室彷徨,内心在痛责自己。但他还抱着一线希望:父皇安然无恙地返回。但他最后的一线希望破灭了:

“圣驾至土木,敌围土木,土木地高,掘井二丈无水,汲水之道已为敌据,敌骑益增,明日,敌见大军止不行,乃行诱敌之计,伪退,大军移营才动,敌骑四面冲锋,士卒争先走,,行列大乱。敌跳阵而入,六军大溃,死伤数十万。”

阵亡名单也上来了:“阵亡者: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尚书况林,王祚,侍郎曹鼐,丁璇共五十余人。”接着,竑最怕见的一行字:“帝蒙尘,贼拥帝北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