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家产(1 / 2)
“老大,事情都到这个份上了,你就不说两句吗?分家分家,你是家里的老大,影响最大的可是你”。
花老大憨憨饿笑说:“我都听爹和娘的,反正爹和娘又不会害俺”。
花老二不甘心,又加了一把火:“可分开家了,往后大事小事芝麻事能指望的就只你自个了,你就不为你两个孩子想,不为你身后的嫂子想想”。
“对,你是有门手艺,也有把好力气,可你也不想想你每天累的像条死狗,挣得那几个子,够干个啥?”
“是能让嫂子跟你吃饱饭了,还是能让俩孩子读书上学了,小楼和小声都是读书的好材料,是花家的希望,你可要清楚,别再孩子前途的事上犯事糊涂”。
这话可以说相当具有煽动性了,反正苗氏听了已经悄摸摸的垂下头去以袖拭泪了,这些年花老三但凡为他们娘几个想一点,她也不至于活的这么绝望,可是他会吗?
“这...这...是他们爹没本事,命不好,怪不得旁人,这些年靠着老二沾光,可咱也不能一辈子占便宜,天底下就没有这么好的事,二哥你也别说了,还是听爹的吧”。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再想:“爹最偏心谁,这屋里的人心里都有数,亏了谁也不能亏了你,真不知道为什么得到越多的人,到头来反为何反而越不满。”
苗氏听到此,眼里的光彻底熄灭成灰,又变成平日里那个循规蹈矩、不苟言笑的的木头人,长媳难为,长嫂如母,这若搁在有规矩的豪门大户之家,长媳那是要秉承祖嗣宗法,掌一家中馈的,本是个荣耀的身份。
刚嫁过来那会,她还为自己占了个‘长’字暗自窃喜,满心踌志都是要如何相夫教子,将自个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可是现实却狠狠的删了她一个大耳刮子。
她的男人是个好汉子,只是在他的心里,孝字大于天,只有大家,没有小家。
她越来越憎恨自己是花家的长媳,越来后悔自己嫁给了花家老大,甚至她曾无数次偷偷的想若是当初相看时,她第一个见的不是花老大,而是老三或者老二那该有多好。
花老大说话,神色慌张而哀求的看向苗氏,想去偷偷拉她的手,被她不动声色的甩开了,这动作做的隐秘,却被花蘅一丝不拉的看在眼里。
她摇了摇头,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婆媳相处就是一个难题。
在她那个风气开明的世界时,因为儿子情商不足、没能力在中间合理的把握平衡,引发家庭大战的事就屡见不鲜。
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媳妇儿被伤透了心负气出走,要么是老娘暗淡离场晚景凄凉。
都免不了一个家破子散的下场。
在花家三个娶了媳妇的儿子当中,花老大是只顾爹娘这一头,将妻儿的事通通摆在了后头,只顾尽孝了,而花老二是是典型的有了媳妇忘了娘,为了杜氏,不知明地里暗地里做了多少忤逆花母的事,都是顾一头放一头,走了极端。
这样看来,夜只有花老二这样心里只有‘大业’自己的两不相偏,反而得了安宁。
但相对的,两方也因为他的冷漠和缺席,习惯性的‘遗忘’他的存在,田氏独自带着两个女人过把自己活成一个刚强的女汉子,而花母有着花蘅和三个儿子的陪伴,将对他的那份疼爱都转到了田氏和两孩子身上,全当他是个‘过路客’。
花蘅看来,花老大纯粹就是愚孝、死脑筋,做事做人都不会转弯的一根筋。
花父花母共有四个儿子里,花老大资质可以用‘拙劣’来形容,论做起实事和对花家做的贡献来看,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世界照常会转,估计只有他自己认为这个家需要他,花父花母很需要他。
在老大的心里,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无用,从小当小拖油瓶,长大了带着两个萝卜头当大拖油瓶,做人长子的不但没有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反而越长越回去,花老三打心里觉得对爹娘愧疚。
但他也不想想,爹娘好歹有五个孩子,但苗氏和两个儿子只有一个他。
作为丈夫,在妻子无助绝望时一次次的放开了她的手,作为父亲在孩子,最需要关爱的时候缺席到底。
花蘅已经可以预料到花老大凄惨的未来和下场,但想归想,她丝毫没有站出来指点一下的打算。
这是花老大的人生,有些道理需要人他亲自走一遭,才会切肤体会。只是她这位二哥说的话做的事,还真是不一般的恶心,而对于这位不走寻常路的三哥,她突然觉得被一大群人按在套子里吸血,还落不到好也挺可怜的。
花老三吊着眉梢呵呵冷笑,他这个被占便宜吸血的苦主还在这儿呢,当着他的面,这花老二就这么大喇喇的劝说,真是当他是死的啊!
“二哥仗着自己心眼子多,就欺负老实人不太好吧?快别在哪儿挑唆老大了,他是什么性格,咱们哥俩都清楚,你说也没有”。
“眼看着日头越怕越高,事成定局,你不如心里头未尽的话说出来,说说吧,怎么样你才愿意分家”。
“对了,也别跟我打什么马虎眼,再掰扯什么祖宗大业,咱俩是从一个爹妈肚子里骂出来的,你肚子里有多少黑水,我看看自个的,也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都没那么高尚,咱就别踹着明白装糊涂了,说说吧!”。
花老二被他连炮轰的一番抢白,气的全身血液逆流,可环顾周围,发现一家子人都在用“殷殷等待”的眼神瞬也不瞬的望着他。
突然就有种被扒光的羞耻感。
所有人除了他似乎都挺愿意分家的,事情...恐怕真的没有回转余地了,到这个时候,他才停止了胡搅蛮缠,彻底的冷静了下来。
沉思半晌,他对着上座的花父道:“爹,分家可以,我要小妹的电灯配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