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章:东湘(1 / 2)

加入书签

她一直想看看那张冷若冰霜的脸上出现些别的表情,但也只有偶然能出现些鄙夷和促狭的笑意,温柔几乎没有,脆弱更不可能。

可是她就那么哭了。云筝想,原来顾倾辞哭起来,也是个姑娘家的样子。

她轻声道:“云筝见公主睡的不安宁,就去灶上给公主炖了些安神的汤。”笑容里满是孩子的天真。

雷声终于响起,顾倾辞登时缩成一团,“云筝,你上来。”她的声音在打颤。

云筝依言爬上了公主的卧榻,这是僭越之举,可是她不能在这种情况下留顾倾辞一人。

顾倾辞握住云筝的手,自嘲一般笑了笑:“我怎么谁都留不住呢?”

“从前下雨天都是哥哥陪我的。我最怕下雨天,也最恨下雨天。”

“母妃仙逝那天就是这样的雨夜,太医院的太医们就在这关雎楼内跪了一排,齐刷刷的,连头也不敢抬。”

“他们说什么雷电不息,惊了胎气。通通都是掩饰他们无能的废话。母妃,连同那个没见这个人世一眼的孩子,都离开了我们。”

“到现在我都最怕打雷,我忘不了母妃苍白的脸,和她最后对我说,倾倾儿,明早母妃就能教你弹琵琶了。”

自昭元夫人仙逝后,顾倾辞便再也不是那个明媚活泼天真无邪的永懿公主了。

这次,换云筝将顾倾辞抱在怀里,所有语言都不如这个温软的怀抱有力。

她只能一遍一遍重复:“我还会回来。”

顾倾辞很瘦很瘦,抱着能感受到硌人的骨头,云筝更能感受到她的脆弱。偌大个皇宫,她们却像两缕孤魂一般,各自孤独却又彼此相依。

那场雨下得很透,似乎把永巷那股烧焦的气味冲净了,没几日桂花便全开了。云筝闻着,总觉得桂花的香里带着一丝腥味。

再过几日便是中秋宴了,宫里热闹非凡。今年的中秋宴不同往年,今年会有燕国与凉国的使臣来朝见,共度中秋。

因此工部调了许多御用工匠修葺永巷,一刻也不停。在他国使臣面前,不能露拙。

这燕国的使臣除了朝见万庆帝外还有一事,便是带燕国的东湘郡主前来完婚。

楚国与燕国在秋岭比邻,半年前楚国的猎户因追兔子与燕国的边军发生了争执,最后竟被燕国当作细作斩首。猎户的家人便闯到了楚国的边军军帐内鸣冤。

边军不同于其他部队,平时缺兵少粮,但两国交战最先用到的就是他们。而且驻守边疆一守就是几年,早就把军营当家了。猎户们也都体恤他们辛苦,时常送些野味做些鞋袜给边军,鱼水之情倒是比别的地方深厚很多。

边军的汉子个个都是血海里滚过的,哪里受得了自己辖区内的百姓受这样的委屈,燕国边军的做法,无异于在他们脸上撒尿。且自古边军崇尚的只有两个字,英雄。纪律对他们来说就是狗放屁,军令如山他们敢推山,皇命如天他们离天远着呢。于是夜派精兵烧军草,日遣良将战秋岭。

燕国这一役自然是丢城惨败,上书回京求兵。楚国边乘胜追击,边派信兵回京,又写信给邻城守将借了三千精兵守城。

楚国守将田成山戍边二十年,血海不但没给他磨砺出什么沉闷的性子,倒像个油锅给他过了一身油。求兵那封折子他写的极其可怜,说楚国如何如何欺侮人,他们边军如何如何受委屈,一口咬死了燕国先无端发兵,定是对我楚国江山图谋不轨,臣无能只侥幸赢了一役,望圣上能派兵相助,守我大楚疆土无忧。

在吞并黎国后楚国的国力依然是三国之首,所以这兵是一定会派的。只是田成山这一封求兵的折子将自己的将士头脑发热的发兵的责任全推到了燕国上。这万庆帝总不能去找燕国的将士对质吧。

田成山的边军在援军未到的境况下竟然连下三城,待到朝廷的京兵到时,一起攻下的城池大大小小竟有八座。

但这田成山也并非常胜将军,在这第八座城上也吃了大亏。这第八城叫峡峪城,依山而建易守难攻。本来打到城门就已费尽千难万险,想这攻城更是难上加难。却不料峡峪城守将抵挡了他几回进攻后竟大开城门挂旗受降。

待田成山的将士进了城才知受了埋伏,这峡峪城的守将夏侯谨最善巷战,楚国的士兵一进到峡峪城,便被关住城门,截杀在各个巷子里。

仅仅十日,便击杀了八千人。可是夏侯谨不仅没等来燕国的援兵,却等到了燕国下来的降书,说将这八城割让给楚国求和,并将东湘郡主嫁到楚国和亲。

这东湘郡主年十七,燕国的降书将她写的美若天仙。按理这郡主和亲,自然应该是充实掖庭,给万庆帝为妃。可是万庆帝觉得自己已经过了鼎盛之年,自身也并不好女色,便想把她嫁给适龄的皇子。适龄皇子中只有顾珩尚未娶亲,自然是花落他家了。

待过完中秋宴,八月二十,就是靖王顾珩迎娶靖王妃的日子了。豫王顾玮笑着打趣:“民间有传闻,说我大楚与他燕国交战是因为一只兔子,如今六哥抱得美人归,弟以为,这兔子不会是六哥放的吧。”

顾珩笑着回道:“怕是月宫中玉兔相助。”

而这凉国的使臣,听说是个无所事事的闲王,来凑个热闹而已。

转眼中秋至,万庆帝于太和殿设宴,置九宾礼,奏编钟。殿中照明不设明灯,只用夜明珠。餐具器皿一律纯金制造,极尽奢华。

万庆帝坐在主位,皇后席在万庆帝左,娴毓夫人与德妃两个位分高的嫔妃在右。

下面依次坐着万庆帝的皇子公主、两国使臣、宗亲大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