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思君(1 / 2)
秦渔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日午间了,睁开眼睛觉得喉中干涩,艰难地开开口:“双儿,倒杯茶来。”
顾倾辞正伏在秦渔榻旁小憩,听见秦渔说话就醒了。她坐直起来,披着的披风就从肩上滑了下来。顾倾辞捡起披风,在怀里抱了一会儿才放下去给秦渔倒了杯水:“你已经睡了半日了,腹中没有什么吃食,醒来就要喝茶仔细伤胃,还是先喝水解解口渴。”
秦渔接过水,呷了一口,笑道:“能被长公主这千金之躯伺候一回,死了也没什么遗恨了。”又道:“双儿呢?”
听她如此说,顾倾辞却笑不出来,冷声道:“别说浑话。双儿那丫头昨天在这儿守了半夜,我看她直磕头儿还不肯去睡就唬她去睡了。”
秦渔再喝口水:“难为她了。”
顾倾城看她呆愣,恐她思乡,心里凄苦,便将话头引开:“半日没正经吃东西了,饿不饿,要不要传膳来?”
“倒是饿了,却吃不下腻的。”说罢叫了一个小丫鬟:“你去吩咐厨房的娘子,午膳准备些清淡的小菜,汤要鲜笋汤,公主最爱吃。”又拉着顾倾辞道,“用了午膳再走吧。”
顾倾辞道:“一顿午饭就能答谢我了?我已经向皇后回明了,你不出月,我就不走。”
待饭菜上来,小丫头只把一张花梨木的小桌放在床上,再将饭菜放上,给顾倾辞搬了一张太师椅,姑嫂二人就如此用完了午膳。
顾倾辞知秦渔不便出去走,便和云筝一同在府里逛逛消食。彼时双儿也醒了,秦渔说想给顾珩写信,双儿便给秦渔铺纸研墨。
秦渔托腮思衬一会儿,便写道:
六郎亲启:
近日多雨,君所到之处,晴好否?君寒否?可添衣?渝京一切安好,公主康健,国事安定,君心可安。
昨夜七月初七,妾诞下一子一女,为子取名思渊,聊表思乡,君勿怪。女名待君归来再定。
如今你我夫妻相隔千里,妾心有三忧:
一怕别后不知君远近,渐行渐远渐无书。
二怕北国雪落年复年,年年岁岁不得见。
三怕一朝命尽灯花残,黄泉碧落隔两端。
写罢,觉得心中郁结,落下泪来,滴在了信纸上。
双儿忙劝:“王妃可哭不得,如今尚在月中,仔细眼睛落下病。”
秦渔心里更觉得委屈,从前定国公折梅献给父母;夏日贪酒泛舟在荷花池里,在最中央的地方解发入睡;在房顶看烟火,看到兴起时就抠下瓦片往房下扔。那些所以快活得无忧无虑的日子都像是前世了。
是谁让她来这里的?她十分想十分想扑进母亲怀里哭一哭。
这边云筝翻出两本戏文来看着解闷,她是一刻也闲不得的性子,顾倾辞压抑着,她也压抑着。云筝仗着自己人小,还可以不懂事,捏着话本逗顾倾辞:“公主,我给你讲一段吧。”
顾倾辞心里想着秦渔无聊,如今也不敢看书怕害眼睛,便对云筝说:“你去房里瞧瞧靖王妃,她若是正没趣儿,你给她念念解解闷儿。”
云筝道:“我若去了,殿下心里会快活一些吗?”
顾倾辞一怔,微微勾了勾嘴角,笑着点了点头。
顾倾辞实在太少笑,所以这点温柔就显得极其可贵。云筝想被蛊惑了一样只知道点头。
云筝应下,便拿着戏文一路走到正房,一路上云筝都在想,顾倾辞真是像极了戏文话本里的精怪。正巧太后娘娘宫里的太监来赏东西,两人互问过好,云筝便静听这太后娘娘送了什么东西来。
这太监虽是太后娘娘宫里的人,但论职务却算不得前头,见了秦渔便堆了满脸的笑,说了一车的好话,又一一让随行的小太监将礼呈上来。“我们娘娘赐了王妃金玉如意一对,彩缎四匹,迦南珠两串,菩提子两串,白玉观音一座,羊脂玉项圈两个,镶宝金锁两个。”又道:“我们娘娘虽不是靖王亲母,但靖王也是自幼在我们娘娘身边长大的,如今王妃诞育,我们娘娘又是心疼又是欣喜,只是话到嘴边却不好说,奴才想王妃娘娘心里也明白。”
秦渔笑道:“娘娘的养育之恩我与王爷感激不尽,待我可以行动,定当去宫中拜见母后。”又赏赐了两个金锞子给这位公公,请管家娘子体面的送了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