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八十一章:在临书院(2 / 2)

加入书签

李二陛下要去院,德义赶紧率先出门吩咐侍卫们准备。

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马车一直在外头候着,晋阳公主与陛下同行,两人同乘一辆马车就是了。

李二陛下和晋阳登上马车之后,马车就朝着东山县院去了。如今的院占据了整个山坡,连带着山坡下面的一大片儿地方,都是院的范围,当初玄世璟在为院做规划的时候就已经将这些地方都规划进去了,当时院的主体学舍和宿舍已经施工完毕,后来周围的这些建筑都是慢慢的重新盖的,这两年下来,院已经形成了规模。

今时不同往日,李二陛下再到院的时候,已经不是两年前他所见到的院了,如今仅仅是院的大门,就已经变了模样,院大门上的字,院的字是萧瑀题的,医学院的字是孙思邈写的,而兵学院的字,则是出自李孝恭的手笔。

这三人算是这三处院的开山山长了,他们的身份对于院的意义,也是非同寻常。

而高士廉习惯了在明德院,因此,即便是三处院落成之后,高士廉仍旧是在明德院教导那些孩子,让他们把基础给打好了。

说起来,最为辛苦的,应该就属高士廉了,高士廉是第一个到庄子上院教的先生,高士廉对于庄子上的院来说,除却玄世璟之外的另外一个奠基人,对于院来说,意义非凡。而庄子上的院对于高士廉来说,也是意义非凡。

院让高士廉找到了余生的意义,无需在从朝廷告老请辞之后,从此在家中消寂,每天有事做,还是教育人的好事,他心里也是高兴的。

像他这样的人,忙忙碌碌一辈子了,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到了晚年有个这样的安身之处,甚好。

马车在路上走了一刻钟的功夫,就从院大门进了院之中,最先去的,自然是明德院。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也就是晋阳的舅姥爷,与李唐皇室沾着亲呢。

院之中仍旧是朗朗的声,外头天高云淡,虫鸣鸟叫,学舍之中学生稚嫩的声,声声入耳。

一进院,李二陛下的心绪神奇般的平静了下来,晋阳说的没错,院还真是有这么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奇作用。

走在树荫下,李二陛下在院的学舍外头,透过打开的窗户,看这学舍里面的学子们,捧着本,摇头晃脑的,高士廉则是坐在上首,手中也拿着本,只是目光一直都在学生的身上。

这里的氛围是好的,李二陛下的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到底是院,气氛之中都弥漫着纯粹,与威严的宫中之不一样的。这里更让人舒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