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九十四 有人:谁喊我?(2 / 2)

加入书签

“可咱们人手太少了,就凭县衙这几个人,这儿都搜不过来呢。”

吴关自衣襟内掏出了圣旨,“它该派上用场了。”

他将圣旨递向皂吏班头,道:“准备回长安吧,明日一早城门一开,您就立即去大理寺借人。

负责押解王力的大理寺丞生死未卜,他们也该出点人找一找。

若怕他们刁难,不妨请县令出面,想来他们会给县令几分薄面。”

皂吏班头接圣旨的手有些颤抖。

做为一个连品级都没有的公差,他从没想过自己这辈子能够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圣旨。

还没接上,他又缩回了手。

“等等。”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在衣角使劲擦了擦手,才接过圣旨,“我定不辱使命。”

吴关看他如此郑重,觉得自己把圣旨随便往怀里一揣,搞得汗津津湿乎乎温吞吞,更应该不好意思。

不过他此刻顾不上这些。

交出圣旨后,吴关转向衙役班头道:“该交代的我已交代过了,劳您挑选几个得力人手,与我一同过河,先去对岸的渔村查探一番。”

“六个人够吗?我选五个,再加上我自个儿。”

“您得留下。”吴关道:“我去河对岸,张大哥拿了圣旨,顶多再停留两个时辰就要往长安赶,您得留下带着大家继续搜山。”

“那……你千万注意安全。”衙役班头在吴关肩上拍了一把。

“放心,”吴关收起地图,道:“我是去探人口风,又不是去打仗,没事。”

一刻后,五名衙役随着吴关向丰水河的方向出发。

确切地说,是吴关随着衙役们。

吴关已太久没休息了,昨夜陪着秦王在玄武门伏击兄弟,已够惊心动魄的,今儿个白天又在此处与长安之间来回奔驰,近一百里的路程对于吴关这样的新骑手来说,可太耗费体力了。他大腿内侧早已磨破了皮,被汗一蛰,疼痛难忍,却也顾不上处理。

此刻他心里仍担忧着闫寸的安危,身体的疲惫却也很诚实。

他已坐不住了,只能半伏在马背上,闭着眼,很快就睡着了。

睡着前,吴关在心里叹了口气:这副身体果然不行啊,才哪儿到哪儿,就快散架了。

他睡着了,衙役便帮他牵着马,悄悄地行进。

他的殚精竭虑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他们心疼他。说到底,不过是个半大孩子。

一个时辰后,吴关自噩梦中惊醒。

惊醒的瞬间,巨大漆黑的树影占据了视线,叫他分不清是不是梦中的鬼怪追了出来。

“啊——”

吴关惊叫一声,险些滚下马。

幸好帮他牵马的衙役及时扶了一把。

“没事了没事了——”

那中年衙役家中最大的孩子与吴关一般高,看到吴关这样,便父爱泛滥,心疼得不得了,干脆揽住他的肩膀道:“小鬼让路,莫扰吴郎,谁敢近身,吃我老拳。”

一点都不押韵。但吴关受着人家保护,不敢吐槽。

“快出林子了。”吴关道。

他发现树已变得十分稀疏。

“没错,顶多半刻咱们就能出去了。”衙役答道。

见吴关已恢复如常,语调中透着一股疏离感,他便松开了手,继续道:“也不知咱们运气如何,能不能碰见渔船。”

随着衙役松手,吴关也松了一口气,被人如此照料,他很不习惯。

吴关揉了揉鼻子,“渔夫老丈不是说这会儿正是落潮的时候吗,若有夜间下网的渔民,定会在这时候收网,找找看吧。”

“只能如此了。”

不多时,一行人到了丰水河边,河风轻抚,带走燥热,很是惬意。

老远众人就看到了河心的黄灯。

那是一条不大的渔船,船头长杆上挑着一盏纸灯笼。

在漆黑的夜色中,怎么看怎么诡异,仿佛是阴间的引渡船。

吴关不禁打了个寒战,却还是喊道:“河心的船家!”

一个模模糊糊的黑影出了船舱,冲岸边喊道:“谁?”

一听声音,吴关便知道,是白天见过的渔夫老丈。

“我!”吴关道:“老丈可否卖给我们些鱼?出来得急,兄弟们口粮没带够。”

“哦哦。”渔夫老丈应答一声道:“郎君稍等,我这就撑船过去。”

他走到船尾,整个人都隐没到了黑暗中,但船却动了。

船向着吴关所在的方向驶去,尖尖的船头像把刀子,破开水面。

画面更诡异了。

吴关搓着小臂上的鸡皮疙瘩,继续搭话道:“老丈今夜下网了吗?收获如何?”

“运气不错,捞到三条大鱼,几位若不嫌弃,还有半篓小鱼,送给你们。”

吴关忙道:“哪儿能白要您的东西,您就照常算账,我们照常给钱。”

老人没再答话,十个弹指后,船到了近前。

船不敢靠岸太近,搁浅就麻烦了。

“别湿了鞋。”老人提醒几人莫再向河边靠近,“我过去。”

说着,他提着鱼篓麻利地下了水,在半人高的水中行走了十数步后,水开始变浅,又走了十数步,他上了岸。

“没带盛器吧?要不将鱼篓借给你们?”老人道:“或者你们等会儿,我用芦草将鱼穿起来,很快的。”

吴关抓住了老人的手腕,阻止他将手伸进鱼篓。

“听说您所在的村子,村民皆以打渔为生?”

老人一愣,弓腰将鱼篓放在地上,又直起腰答道:“是。”

“为何只见您一艘渔船,其他人的船呢?”

“你们不买鱼?”老人道。

“当然买,不过我们想先渡河,待回来的时候再买鱼。”吴关不依不饶道:“您还没回答我的问题,怎么这河中就您一条船?”

“哪儿还有其他人。”老人叹了口气,“都死绝了,没死的也逃荒去往别处了,我们村只我一个命硬,活到现在。”

“看来只能麻烦您了,”吴关自钱袋里摸出两串铜钱:“这些钱,够渡我们过河吗?”

老人接过铜钱,自己率先回身上了船,“几位可跟上喔,小心脚下,大晚上摸黑下河,谁能说清水下有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